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下数学评课稿2

(2023-06-08 15:41:32)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

“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小数”作为计数历史上重要而关键的环节,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其相关知识在数的认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奠宙先生提出,小数的意义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位值计数和“十分”“十进”,小数是按照十等分和逢十进一的规则构造出来的,和整数一起构成完整的位值计数系统,这才是小数的本质意义和核心所在,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会认、读、写小数的基础上,要尽量把构建小数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孩子们易懂的方式表示出来。

李老师借助米尺、人民币和正方形,学生在多种具体情境中将小数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关联,从生活中的数量相等过渡到分数与小数的相等关系,形成对小数意义的理解。通过类比、抽象、概括及形式转换,从具体的量过渡到抽象的数,从有单位的小数到没有单位的小数,从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引领学生在数学化和生活化的认知丛林中探索,唤醒学生对“逢十进一”计数规则的经验,从而需要建立新的计数单位,展现了个体联系已有认知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与延伸点。

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思路的关键。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新课开始,老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唤起他们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使学生感受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抽象枯燥的,而且是非常有趣并富有亲近感的,并适时调控教学活动,以真正做到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已会的不重复,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从而提高了教学实效,并且基于已知的基础,学生不仅能够写出小数,而且还能按照认知把数进行分类:整数、分数、小数。

2.用多种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生感知小数的形象支撑,同时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

   概念教学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作为支撑。只有在具体形象支撑下学生才能对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才有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概念的本质。教材的设计也充分的遵照了这一原则。通过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来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一本质联系,并且通过揭示小数与分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小数与分数意义之间的联系。通过设置多种学具,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小数的含义,加深对意义的理解。

3.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各个教学环节的引入,期望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有启发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能给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有意义的现实背景。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又有独自的思考和感悟。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