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瑞琼一人一课

(2022-06-15 11:58:47)
标签:

一人一课

二年级下册《推理》教学设计(自备、详案)

备课

类型

详案

设计教师

邵瑞琼

上课

课题

《推理》

课时

第九单元第1课时

上课时间

二(5)(6)班:第17 星期一

教材与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这样的理念下,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系列的内容渗透和应用推理的数学思想。本单元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让学生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学习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已经开始渗透和应用推理的数学思想,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基础。本单元的“推理”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逻辑推理对于小学生来讲,既生僻又深奥。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仅处于能够直观感受与简单归纳的阶段,对简单的推理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辅助推理,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学习

重点

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

学习难点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

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粉笔,现在我把它放在一只手里,猜猜看粉笔在哪?有猜左手的,有猜右手的,你们能确定粉笔在哪只手中吗?

预设:不能确定,因为缺少信息。

师:现在老师再给你一条信息。(张开左手)现在你能确定吗?

预设:能确定,粉笔在右手中。

师: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粉笔不在左手,那么粉笔就在右手。

小结:根据粉笔不在左手,可以确定粉笔在右手。

师:小朋友们说得有根有据,真棒。像这样,根据几条数学信息推出问题的结论,这个过程就叫做推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推理。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例题。

有语文、数学、音乐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小刚呢?

师:仔细读题,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预设1:有三本书,每个人各拿一本。

预设2: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小丽和小刚拿的书分别是什么。

师:读懂了题目,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这里有几点小要求:

1)独立思考,认真推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推理过程,让人一眼看出你的想法。

                (方法提示:写一写,连一连,列一列。)

3)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比比谁是推理小能手。

2. 展示学生作品,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想法。

预设:文字表述法、列表法、连线法。

文字表述法。

预设:小红拿的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就是音乐书;最后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提问:大家赞同吗?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谁?(小红,因为小红已经知道了)接下来根据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就能肯定小丽拿的是音乐书。最后只剩下数学书是小刚拿的。

提问:谁还能像这样描述一下你的推理过程?

过渡:大家有没有发现文字表述写起来有些麻烦还不够清晰,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

连线法。

提问该作品学生:你是怎么连线的?又是怎么推理的?

小结:我们先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连线。第一条先连小红,接下来怎么连呢?(再根据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丽连音乐书。最后小刚连数学书。)

列表法。

提问该作品学生:你是怎么利用表格来推理的。

师:我们看表格,先把书名写在第一行,人名写在第一列。然后先判断哪一个人?(小红)那我就在哪一栏里画√?(小红这一行和语文书这一列的交叉处画√)确定了这个√,就可以排除数学和音乐(画×)。又因为一本书只能给一个人,所以还排除了小丽和小刚。

提问:同样的,小丽怎么画√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因为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判断小丽拿的是音乐书,在小丽和音乐书所在的行与列交叉处画√,排除数学和小刚。

师:最后剩下的数学书就是小刚拿的。

师:现在你学会列表推理了吗?刚才还没有列表的同学把表格填好,填好的同学再仔细检查一遍。

3. 找共同点

师:回到大屏幕上来,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进行推理:文字表述法、连线法、列表法。

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他们都是怎么思考的?) 

预设:第一步都是先根据小红的信息判断小红。

追问:为什么第一步都要先判断小红?

预设:因为直接告诉了我们一个结论。

小结:结论就是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这个结论一告诉我们,就能把比较复杂的推理变得简单了,本来不知道的有3本书,排除了语文书后就只有2本需要我们推理了,所以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这个信息是我们在推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信息。所以同学们在解决推理问题的时候第一步要先找出关键信息来,再对余下信息作分析比较,一步步地进行排除。

提问:这三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

预设:连线法和列表法,因为它们更加简洁直观。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发现小朋友们不仅会思考,而且还能有根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太棒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挑战。

三、巩固练习

1.     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提问:从哪里入手?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谁还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2.     有甲、乙、丙三人,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一个是体育老师。甲和乙经常跟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乙带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提问:信息比较多,也比较乱,用什么方法整理比较好?(表格)

3.抓小偷

  邵瑞琼一人一课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设计

教我们美术、音乐、体育的有江老师、赵老师、邓老师,这三位老师分别教了其中一门课,江老师不是美术老师,赵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邓老师上课要用钢琴,你知道这些老师分别教我们的什么课吗?

板书

设计

推理

连线法

邵瑞琼一人一课

列表法:

邵瑞琼一人一课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周秀静说课
后一篇:张丽珍说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