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盛夏,人们吃西瓜消暑,大快朵颐,透心凉爽,十分惬意。
可是,西瓜是什么时候有的呢?
相信,很多人就一脸茫然了。
裴先生为我们翻译考证的这幅《西瓜收获图》,解答了我们的疑惑。
今天,西瓜种植,已经遍及中华大地。是14亿中国人的最爱,解渴,消暑还发现了西瓜的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极力推崇西瓜的清热解毒,去瘟利尿之功效。中国的南北大菜系中,都有瓜皮虾仁汤一例。
西瓜,浑身是宝。
可是,西瓜传入中原,传遍全国,却是一千多年前的事。而且,竟然是草原帝国大辽契丹国。对这一历史过程,裴元博先生给我们引经据典,考证绘画,做了详细的论述。我们在仔细欣赏契丹西瓜图的同时,阅读裴先生的考释文章。值此三伏天,真是享受啊。
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丹•社会生活组画》译释考,五、收西瓜图(音译“徙阿吾丝”)、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本文这幅“收西瓜图”展现的就是辽契丹人在炎炎夏日喜获西瓜丰收的景象。在一丘陵环抱的小瓜园,看瓜草棚前堆满侍运的西瓜。九个契丹男女正在瓜地里外,或背、或抬、或大块朵颐享受美味,或手擎瓜瓣追逐嬉闹。地旁两个女人,一个不停地擦汗,直喊太热了;另一抱孩子妇人,似乎正和孩子一齐向蹲在地大嚼大啃西瓜的男人呼喊,别吃了!快给我们拿几块过来!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使人一下子就感受到西瓜丰收的火热与欢乐。(见图1-9、)
画的首尾共题写有36个契丹小字,其中:“画名”4字(见图1、2、);“跋语”25字(见图1、5-8、);“纪年款”7字(见图5-8、)。经汉译,译文为:“画名”为“收西瓜图”(音译“徙阿吾丝”);“跋语”为“九、极、位、中、弼,卫、武、何、曾、防?三、夏、仍、攻、读,凤、教、当、久、强。何、时、赖、农、桑。”;“纪年款”为“甲辰(羊)年八月四(日)。”多写一个“羊”字,落写个“日”字。正确的“纪年款”庇为“甲辰年(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八月四日。”
“跋语”白话文意思为,这是一首五言歌行体诗:“皇宫位于首都中央,护卫的军队什么时候真正设过防?三伏天仍让我攻读诗书,母后的教诲实实地够强。什么时候能象画中人一样享受农桑之乐?”年青皇帝羡慕画中人大块朵颐啃吃西瓜的心情谧于言表。
该画展现了“景圣之治”给辽契丹农业经济带来的跃变化与进步,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正把辽契丹引向更文明的新阶段。它告诉世人,有志者事意成,鼎新契丹定成龙。激水千里逐秦汉,弱族亦能代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