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020-07-30 08:22:48)
标签:

采莲

田田

杂谈

分类: 古诗名句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译文】 江南风景秀丽,到处都可划船采拾水面的莲叶。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
     【出典】  西汉 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
       注:

      1、 《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吓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注释:
        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3、译文1:
        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译文2:
       江南水乡有莲可采,荷叶多么茂盛,还有鱼儿嬉戏于其间。
        一会儿出现在莲叶之东,一会儿游到莲叶之西,一会儿欢跃于莲叶之南,一会儿玩耍到莲叶之北。

       4、此诗为《相和歌辞 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5、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莲”更多解释是“恋”。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6、田田,作何解释?缘何而起?翻检了几部工具书,解释如下:
      ① 叶浮水上貌。——《辞源》;
      ② 荷叶相连貌。——《辞海》;
      ③ 莲叶貌。——《中华大字典》;
      ④ 莲叶茂盛的样子。——《汉魏六朝诗一百首》。
 
       上面的诸多解释,总感觉还没搔到痒处,不及根本!
       我有一则读书笔记现抄录在下面,与朋友们共同欣赏,“田田”缘何而来的根由,或许可以窥见一二。这一段文字载于1993年6月7日《人民日报》第八版,作者吴奔星。他曾亲耳聆听过三位国学巨匠关于“莲叶何田田”的一段对话。
        胡适、钱玄同和黎锦熙三位先生关于“莲叶何田田”的一次谈笑风生的议论,时间是1936年的夏天,地点是北平石驸马大街北师文学院国文学系主任钱玄同先生的办公室。文学院长黎锦熙先生正在和钱先生商谈《中国大辞典》的编纂方针,并谈到古汉语词汇如何准确注释的问题。其中就有“莲叶何田田”一句待解。恰好北京大学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有事找黎先生,于是他们就“莲叶何田田”如何注释开始随便谈心。
       钱先生认为“田田”一词可能有错。
       黎先生说:“对‘田田’注释,历来辞书的注释都不准确,带有猜测性。既已习非成是,还是一以贯之,仍照旧注如何?”
       胡先生说:“《江南》是一首最好的白话诗。‘田田’一词,可能有撰写之误。但也误了一千多年,改也没有可靠的根据。”
       钱先生说:“对于这个词,当年(1903-1909)在东京太炎先生的国学讲习所里,我曾疑心‘田田’是‘圆圆’之误。太炎先生曾点头说:‘不是圆圆,就是团团,反正是因形致误。’”
       胡先生说:“圆圆也罢,团团也罢,草书是很容易被看成‘田田’的。古人好古贪奇,遂以‘田田’为定论。”黎先生接着说:“简体字的团,如果作草书,更容易被混为田字。”
        钱先生说:“习惯成自然,约定俗成,积重难返。就任其‘田田’下去吧。”
        三人之间有议论无争论,我侍立于侧,如游夏之徒,未敢妄参末议。略记师说,聊作佚闻而已,也算是“江南可采莲”的一则佳话。(吴奔星)

       7、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那是一个久远的过往,那是一个连清风也柔软得像丝绸一样金黄的过往。
  轻纱罗衫,桂槕兰浆,那些娥眉和婵娟,用一篙暖波,一眸秋水,摆渡了所有的风尘和欢颜。那是一个清风吹拂着,便能无限延展的画卷:她们用水袖桃花扇,点亮了荷花一片;她们在雁字回时,写下了欢歌万千。一池子的荷,旋转着,划出了一个又一个圆。
  那些个采莲的女子啊,玉簪螺髻,柳眉弯弯。披戴明月的小揖轻舟,香囊佩兰。燕子楼下,花枝乱颤,是桃叶、柳叶的争渡?忘了归路?还是撒落在星空下、绿藻间的蛙声一片?
  看不见,多少嬉笑,在碧水清莲间流转。看不见,多少思念,在眉黛远山上簇攒。当其村落向晚,摇曳着帆,且有回雁。不成眠,只有霜,晓来又染。
  谁还记得那些害了羞的莲,携着什么样的思念,在纤纤玉手间蜷息盘桓。怀袖中,那一片火一样的红艳,映红了谁的脸?阳光下,心事香软。空气里,有莲一瓣一瓣,舒展。

       8、此刻,又是南朝的乐府轻弹。他们一遍一遍唱和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幽了一世又一世的乐章,缓缓的旧韵,袅袅的云烟,你可见?可见?那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可是那千年的因缘,百年的倾情,相守着的诺言?旖旎的绚丽。雅致的出尘。
  佛家说,有一种灵魂可以通达出世与入世的两端。而今夜,在田田之间,让我握一枝怜爱,想她的红晕嫣然,想她的香软千瓣。让我跟她的灵魂在碧水清涟间琤琤而飞,十指相绕,唇色依然,连理的枝茎永远,永远的纠缠着,不屈的向上着。
  佛箴里说红尘无爱。若是无爱,缘何会有翠盖相依,唇齿相辅,荣枯与共?此刻请允许我就此掸下这一袖的繁华吧,无论在前世今生渡我的,是那瓣红莲还是那片绿盖,我只想在暮色苍茫的渡口前略过浮烟,不染纤尘。
  莲的花语是纯洁。姐姐的心是一片海。提起毫羽,把你的名字一遍,再一遍,涂成全纸的思念,全纸的青莲,重重叠叠的在未央的夜深处,在心海的最深处。不管是海角天涯,不管芭蕉流年,依然是昨夜的魂索旧梦,依然是小揖轻舟飞跃的芙蓉浦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8、“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也许,不必去江南,莲的美丽与可爱便跃然映入我们眼中。千百年来,当我们遥遥回首,发现原本自生自灭的莲竟有我们无数的寄托,那些寄托,又如晨起的雾,如梦如幻,丝丝缕缕。
       也不曾知道,莲后来何以成为了佛家的象征,只是在周敦颐的《爱莲说》里,才知道这位天才的文人,与其说是在对莲花大加颂扬,倒不如说他是借莲之高洁不染而宣扬佛门净地。是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没理由不喜欢。清浊相伴,雅俗共赏。莲,不是亭亭玉立的凌波仙子,是花之君子也。
       杨万里更是一位写莲的高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幅多美的画图。妙趣天成,栩栩如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呵呵,远方的湖面之上,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家乡的红荷一定又在争奇斗艳吧。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诗人描摹的场景真的是精妙绝伦,无论写的是男忆女,还是女思男,恐怕没有人不愿意置身其中。就算我们今天忆及,依然让你心动不已。纵然是我们已身在千里之外,也难忘采莲人那脉脉的娇柔。也许,那一汪碧水之上摇曳着的,不再是妩媚的莲花,而是你的梦中情人。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的美丽,更多来自于意境和想象里;我们对于莲的喜爱,也更多地至于遥望或者遐思。“水亭风日无人到,让与莲花自在香”,或许,遥遥翘首其实是更让人感动的期许。
       一切感觉和情绪都不会凭空而至。莲之美,发于我们的内心,却又会来得那么自然天真;我们是世俗的,可是,我们对于美的追求又是多么的执着。

       9、蛙鸣虫吟,荷塘展媚,星月如水。
  清风无际,拂过莲池,荷叶簌簌低语,荷花翩翩若舞。
  和煦的风,裁一抹轻盈的云裳,挂在天上,携着舒适的温度和柔情,轻拂发梢,一池碧水,月满荷塘,微皱容颜,荡起一阵涟漪。
  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荷叶的清香,禁不住深深呼吸一口,一种久违的清新顿时沁满鼻息。
  荷,轻展罗裙,晶亮的露珠捧着月亮含着星。仙景飘然,在水的一湄,凌波含翠。粉荷一抹嫣红,娇羞迷人;白荷纯洁高雅,静立碧水,似喜非喜,似怨非怨,低垂秀眉。
  你在彼岸静静的凝视,每一滴深情的泪,相思荷更媚,风吹。我发丝轻扬,一袭白衣素裙,飞如蝶,美丽感伤。
  幽幽荷塘,暗香,萦绕,掬一弯碧水,把月光握住,放飞,满心温柔与你。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如果,我就是那个江南采莲的女子,与你,摇一支春天的桨橹,驶向藕花的深处,采一支带着清露,含苞怒放的荷花,剥一粒清香饱满的莲子,等到日薄西山,倦鸟归林的时候,渔歌声中,满载一船星辉,踏着月色归航,那是怎样的诗意?!
  涟涟碧水,柔柔波光。莲花逸在水湄。一片潋滟曼妙。多少嬉笑,在碧水清莲间流转。
  我是否就是你五百年前遗落的莲子,水中静待,只为守候你的到来。为你独放一世的美丽。
  星星懂了,月亮懂了,荷无语。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所有的心事都化成点滴心泪滑落。愿?无奈?摇摇头,却摇碎满池温柔。
  几欲开口,只想问你,我可是你身旁唯一静开的花朵?傻傻的却只能无语向你。
  芬芳满园醉人魂,君无心却深情。你的温暖扰了多少花魂?
  月光如水,轻抚莲的心事。浅唱低吟,风月无边。

       1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曾幻想驾一叶小舟,辑一船荷香,徜徉在清澈的河面,在草长莺飞的季节,独抱琵琶,循一支古曲,涉一方水的清雅,走进荷的世界,细细倾听荷的述说。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成山色半成湖。夏日里的大明湖,莲叶如碧,红花似火。粉荷重露,莹莹欲滴。素莲洁赋,娇艳无暇。绿荷透清,盈盈泛碧。好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令人如痴如醉。这时,能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一枚枚饱满的花蕾,一朵朵盛开的玉莲,婀娜多姿地摇曳在碧水蓝天之间,蔚为壮观。待到蝉鸣渐尽,蛙声四起时,月下的荷塘更有一种朦胧极致的美。疏星淡月,暗香浮动。此时,微风袭来,绿裙飘飘,映衬在娇荷的粉红玉颜里,湖面上缓缓绽放出一缕缕浅浅的微笑,仿佛少女含羞的目光仰望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碧波荡漾的诗行,也如水草般柔顺。
       我睡梦中风姿卓越的靓荷,你婷婷的风姿被多少人赞美,你姣姣的风韵历代传颂,你不施粉黛的天生丽质,你无与伦比的脱俗气质,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真实写照。
       我虽然不懂你,但要慢慢品读你。我欣赏你,崇拜你,赞誉你。于是,在诗经楚辞的古典里,在唐诗宋词的婉约里,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在美丽的大明湖畔,观赏那翠云千叠,滚珠泛玉的莲荷翻飞摇动。你时而亭亭玉立,像个骄傲的公主,时而微颔腰身,又似极雅的绅士,集万千容貌于一身,聚高风亮节于一世。
        你在淤泥里孕育,在阳光下生长,在高温里盛开,在清风里结果。你的魂,飘在诗歌里,行在书画里,定格在照片中……你即使红颜褪尽,青春不在,仍要“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生命之歌依然回肠荡气,掷地有声。即便凛冽的寒风夹着雪花飞来,荷的枝,荷的叶,被折断,被摧毁,你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跪倒在地。依然在冰天雪地里屹立着独立的尊严,彰显着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繁华已尽花已老,傲骨清风不折腰!荷的一生,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花谢叶残水面平,无时不现娇容于其外,藏硕果于其里。
        我再一次体味荷的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荷的清香远溢,出淤泥而不染,沧桑岁月里默默守候着那份执着的真情。荷之美,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花月不足喻其色。荷,你洁身自好,高风傲骨的品格,不愧为“花中君子”、“瑶池仙子”的雅称。

       11、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荷花载着高贵的品质,载着诗意的生活,姗然于我们的眼眸。
       翻动过多少真诚的向往,灼热过多少深挚的思慕。
       十里荷塘莲叶田田,万亩荷花竞相斗艳,开在乡村的怀抱,将深碧的绿意,送进我们的凝望,即使烈日炎炎,只要你能静对,你浑身上下便会流淌着潺潺的凉气。
       投身碧天荷叶之间,身心都无须再捆着那些平时放不下、丢不掉的烦恼,呼吸着荷花所特有的清新幽香,在炎热烦躁中寻找到一丝舒畅放松的心境……

       12、没有谁能够读懂一团荷叶托在月色荷塘里的情思。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清凉的月色下,独步荷塘,或吟或思,总喜欢在蕴满情趣的古诗里去品味一团荷叶的心思。
  荷叶是用来包裹相思的。在星光洒落的波面上,荷叶会铺开团团的情思让一滴滴透明的露珠润过青翠的面庞,清洗叶脉交织的纹路,然后将月光梳理成一团乳白的轻纱,裹紧一朵莲花,在阳光酣眠的呼吸里,融入脉脉的泉水,将柔情植入生命的根部。
  一阵风来,弦音夹着莲的清香,浮起在水面上,那时,有女子凌波而来,只是蓦然回首,那一袭素衣白裙飘逸的身影,那一双含情流辉的眸子,竟成了一生都抹不去的洁白而深刻的记忆。
       听到月亮在唱歌了,其实心里明白,那是清纯的相思在荷叶里依依而歌。

      13、自古莲就寄托了人们许多的情感。又到五月了,碧荷新展,再有些时日也就会莲花过人头了。古代西洲曲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时候有机会,月下赏荷,领略一下"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的景姿,找寻"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体验。

      1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不由想起古人的歌谣。采的是莲花,想的是什么?莲者,怜也。怜不是可怜,而是可爱,一个让人倍生怜爱之心的字儿。女孩子的名字,如果叫怜卿,或者叫可儿,绝对我见犹怜,比起小兔子,大老虎的,要诗意得多。红楼十二钗中,最具有女人味的名字,不是黛玉宝钗,也不是湘云熙凤,而是那个小名叫“可儿”的秦可卿。“卿应怜我我怜卿”,什么滋味?最能够将莲和怜的精妙发挥到极处的,可能是那个腰斩“水浒”的金圣叹。即将上刑场的他,随口吟道:“莲子心里苦,梨儿腹内酸!”多少不忍,多少柔情,尽在此中了。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一首劳动者的欢歌吗?有研究说是独唱加和声。可我觉得分明是赏玩莲荷的即景。鱼儿在莲叶间穿梭往来,一叶扁舟在莲叶间迂回曲折。是鱼戏莲还是人戏鱼?怜儿怜儿,我心爱的姑娘,鱼儿鱼儿,帅气的小伙,让我们在莲叶间荷花深处,来一首唱和如何?于是乎,藕香深处,荷叶田田,鱼儿与小舟同戏,花儿不再重要,更加美丽浪漫的,是叶子。
  荷花硕大,却不自信,需要更加硕大的绿叶来帮衬。虽然荷花的盛开,能引来诗人的歌唱,却没有哪一个诗人可以忽略一眼望不尽的荷叶。“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里的故事主人翁采摘的是莲花还是莲叶,抑或是莲子?一个清爽明亮的小姑娘,抬头看花,低头戏水。她与荷孰美?这里,诗人不需要红花绿叶的搭配,不需要“万绿从中一点红”的作秀,就一个顽皮的造型,已经迷人千年还不够。
  正是采莲季节。想起那年,我们的小船在宝应水泗万亩荷田里蜿蜒而行的情景,想起一个个大人孩子,每人头顶一张大荷叶的快乐,想起一边剥莲蓬,一边啃藕的满足,可采莲的,何止是江南?或者,江南就是戏莲人。那么,他的怜儿一定是明眸皓齿,巧笑倩兮!

       15、曾经有多少人走过江南的夏?多少人写过采莲时节的情景?所有这些人似乎在整个夏天都为这种美丽所诱惑,伫立在江南的莲塘边。他们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江南的采莲情节而醉倒。这些歌和词,说明了他们的沉溺之深。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似乎仍然看到他们沉醉在江南的莲塘边。
        南塘蝉鸣,莲叶田田。是怎样的江南女子荡舟塘心,风飘香袂,唱一首撩人心魂的《采莲曲》?莲舟是小小的,桨声是轻轻的,素手是纤纤的,笑语是款款的,情意是浓浓的。她们的小船划到哪儿,香风艳歌就飘到哪儿,哪儿就有挡不住的柔美与迷醉。
       而今,我只能在诗歌的风韵里张望当年江南采莲的盛景。
       江南可采莲,在那素手莲歌间,江南的莲啊,亦深深、深深地醉倒。
       江南呵,江南。莲动下渔舟的江南,竹溪动浣影的江南。今夜,就让我梦醉江南的莲瓣,聆听一首美丽的《采莲曲》……

       16、多湖的江南是滋生爱与温情的地方,“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莲曲里,江南女子独坐兰舟,皓腕轻扬,把一朵朵湿漉漉的爱情故事采进了古老的乐府诗篇,千百年来,你的皓腕牵动了多少痴情男子的目光,多少游子魂牵梦萦,多少英雄沉醉难醒,只为了做你腕下没有被错过的那一朵。     
        我知道我是属于江南的,虽然它不属于我。身处繁华都市,看惯了霓红的交错、人潮的涌动,对江南的婉约会更加向往。渴望溪水的淙淙,渴望石板路的曲折,渴望雨季划过江南的小镇,渴望逢着雨巷中那一株忧伤的丁香……就像今日,坐在湖边看日出日没、潮起潮落、云起云飞——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江南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那一湖烟雨荡涤着初夏的燥热,梳理着我缤纷的思绪,让我寻回一份淡定的态度对待人生。其实,参透人生的真谛,需要岁月的积累,需要古朴的真实。我梦中的江南,从不鼓噪,从不奢华,从不哗众取宠,它平和而实在,是生命中的静美,是生命中最初的纯真……
       梦幻的江南啊,你是否也在遥望着我慢慢靠近的脚步,最终将我拥抱?
       今夜,我的江南绽放成一朵莲,玲珑清婉……

       17、江南,飞花如雨;江南,烟雾迷蒙。坐在乌蓬船上游历江南水乡,仿佛你挽着我的手徜徉在朦胧的月光下。看那小桥、流水、人家,不正是我梦里寻他千百度的江南吗?水波盈盈、玲珑剔透、婀娜多姿。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曲桥回廊的褶皱里,藏满了风流才子俏佳人的传说;古朴典雅的亭台楼榭,不经意间会滴落出一些散章妙句来,仿佛那些文人雅仕正在一个莫名的地方低吟浅唱;悠长悠长的青砖古道,撵过了沧桑的岁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沉淀成一张古色古香的书页。
  云雾缭绕的沱江从城中潺潺而过,江上渔火点点,轻舟荡漾。看着兰舟上柔美的江南女子,不禁想起梁元帝的《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江南是一阕典雅的小令,一首舒缓的歌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也许我是你前世腕下的莲子吧,为何我不能释怀江南情结,我的梦流连在春水碧于天的凤凰?你的邀约从江南飘来,凤凰便写满了我婉约的心事。
   凤凰——我梦中的江南! 

        18、席慕容说:“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过河的人。”此言得之,游弋于悠悠人生之河中,泛舟于充满欲望的社会中,我们漂泊,纷纷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停泊处,而现实的纷杂总是无情的撕碎我们的梦,于是我们茫然,殊不知回归自然,选择本真才是最好的心灵泊点。
  泊于自然,在人生之河中领略壮丽的胜景。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独特的袅娜伴着莲花的点点清香,带着燕语的呢喃,夹着氤氲的水汽飘入人们的梦中,那梦境亦幻亦真,薄薄的白雾站着水汽打湿了人们心中易感动的心,让人陶醉在这片江南丽景中。又或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泰山,文人骚客的挥毫泼墨赋予了它丰厚的文化底蕴,三皇五帝的封禅赐予了它逼人的威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登泰山则饱览着闻名遐迩的壮景。泊于自然,领略壮丽的胜景,陶冶自己的情操。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皇甫嵩诗词名句: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皇甫松  《梦江南》其一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唐朝  皇甫嵩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古诗词中的荷名句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西汉 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二)   乐府古辞  《西洲曲》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乐府古辞  《西洲曲》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唐朝  皇甫嵩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二)     唐朝  皇甫嵩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二)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三)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  《望海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欧阳修  《临江仙》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踏莎行》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贺铸《踏莎行》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贺铸《踏莎行》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郦一两声,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    《苏幕遮》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二)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沈香》

   叶上初阳干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沈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爱莲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张元干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二)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杨万里  《昭君怨·咏荷上雨》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姜夔  《念奴娇·闹红一舸》

       

【五绝】《夏夜即景》庄灿煌       【七绝】《咏莲》(二)庄灿煌

  【七绝】《咏莲》 庄灿煌         【七绝】《绿洲公园观荷》  庄灿煌

  【七绝】次韵吴松茂会长《秋荷》庄灿煌    【七绝】《步韵吴松茂会长<东湖赏荷>》庄灿煌

 

  【七绝】《步韵吴松茂会长<东湖赏荷>》庄灿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