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二十三:教育研究中定性分析的特点

(2023-02-05 10:37:57)
分类: 书海泛舟

教育研究中的定性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定性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定性分析这一目的要求定性分析必须立足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析,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一个完整的透视。

与定量分析不同,定性分析在内容上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以及相互关系,主要是立足于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层次上探讨,从而整体地、发展地、反思地、综合地把握研究对象质的特性。也只有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加以分析才有可能揭示教育过程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关系、过程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透过表面深入到内在本质,说明研究对象变化发展的真正原因。

(二)定性分析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定性分析是以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描述性资料为研究对象。这些资料通常以书面文字、录音、录像或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包括交谈笔记、现场记录、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是在自然情境中,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如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得来的资料。带有很大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由于此,决定了定性分析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

(三)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弹性

在分析程序过程中,定性分析不同于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有一个标准化程序,使用数学方法作出一个量的刻划,用数学语言表示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和判断,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可靠性。而定性分析是一个不太严格的程序前一步搜集资料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原因是教育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所具有的多样性,使定性分析过程常常变动,有很大灵活性。

(四)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

归纳分析有个不同于演绎分析的一般程序。演绎分析是先有一个假设然后搜集能检验假设的资料或事实,将事实与假设加以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果。而归纳分析却是先列出事实材料,将这些资料与事实加以归类,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抽象概括出要领和原理。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过程。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基于对所研究对象是否有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材料。

(五)定性分析对研究者及背景的敏感性

定性分析过程是以研究者为中心的分析过程,它对研究者个人学识、经验积累、已有的观点和看法等的依赖性较大,在分析中也就很容易融入研究者本人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教育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又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联,离开这一特定情境,一定的教育现象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定性分析时应非常关注对背景的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