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二十二:教育命题及其方法
(2023-01-20 17:32:28)分类: 书海泛舟 |
教育命题是有关教育判断的语句,是对教育活动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思想。教育命题需要涉及教育的现象或本质、结构或功能、原因或结果、偶然性或必然性、现实性或可能性,以及教育的状态或教育关系,对教育的这些内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才能构成教育命题。一般来说,每一个教育命题都表达了一个对教育的判断,对教育的判断就是一个教育命题。
表达教育判断的语言材料主要是语句,但不是所有关于教育的语句都能作为教育命题。一般而言,能够区分真假(即肯定的或否定的)的陈述句才能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能区分真假,不能表达判断。
对教育理论来说,教育命题相当重要,因为理论的基本成分是命题,任何复杂的理论都离不开命题。
1.教育命题的类型
教育命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教育命题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不同认识。在教育理论中,不同类型的教育命题的作用是不同的。
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事实命题(即陈述性命题)和价值性命题(即评价性命题)两大类。
2.教育命题的意义性
从逻辑上说,一个命题要有意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这个命题要符合语言的逻辑,语义必须清晰明确;第二是这个命题要与它所描述的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相一致。
教育命题要获得意义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命题中涉及的主要词项(如说明有关教育概念、教育性质的词项)的逻辑含义要单一,如果在一个命题中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就会使命题以偏赅全或使命题意义泛化,导致命题意义模糊。
其次,一个教育命题的意义性还要求对命题中的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命题中项作岀明确的判断。
再次,使命题在理论体系中获得意义。孤立的教育命题没有多大价值,每一个教育命题只有与其他教育命题相互转换、结合、推演,进而相互组合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才能获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