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催眠师认证训练侧记之三

(2013-05-07 13:29:39)
标签:

转载

 

八月二十六日 星期六

 

http://blog.yam.com/mymind/article/16264782


早上来到教室,我感觉到一股令人恍惚的气氛弥漫,是自我催眠所产生的幻觉吗?我试着提振自己的觉性重新观照,那样的氛围还是依然笼罩在整个空间里头。虽然,大家跟上周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经过一个星期的沉淀,无论各自做了什么?实际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至于,我感受到这样的气氛变化,也许是显示现场正在进入一种集体催眠的能量状态吧!

 

开始上课之前,阿德暖场先说了电视节目有人用「情感桥」的方法进行生命回溯,那是一种以曾经有过的情绪记忆,透过回想唤醒记忆,经过深化放大再放大,然后追溯前一段相同的情绪,并可一再往前追溯的生命回溯技巧。接着,他也提到一个简单切入与对方同步的方式—「映现技巧」,只要如镜子般重复对方的动作,很自然就能引发彼此的同步共振,这是一个简单、直接、又有效的技巧。

另外,阿德说了一个艾瑞克森「识途老马」的故事,故事的启示是:当我们什么事都不做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出来为我们工作。确实,不论我们想做什么决定,潜意识总在背后偷偷的给予暗示,如果做了适当的选择,就会让我们有无穷的自信与喜悦;若是做了不恰当的选择,则会教我们惶惶不安、心神不宁。因为潜意识想要保护主人,并只做对自己有正向意图的事情,而且潜意识比人的意识更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因此,在进入催眠之后,我们真正要合作的工作对象,正是意识底下的潜意识。

回顾了学员一个星期的练习后,阿德开始带学员做「提问回馈」练习,他提醒学员,提问时要避免带有负向的暗示,即使是运用「嫌恶技巧」采取负向的暗示,其中也一定要有正向的动机与目的,并且尽量不要采用。通常使用正向的暗示,就可以让人舒服的进入催眠状态,所以应该好好的善待对方,例如:你现在要闭上眼睛?还是等一下闭上眼睛?当你闭上眼睛的时候,就会感到很舒服、很放松!

去年我们做完「渐进式放松诱导法」阿德就让我们填写「催眠经验回馈表」,但这次他在学员已经有多次催眠经验后才填写,并让学员练习藉由覆述回馈记录加深印象的方式,经过记忆的强化与扩大,进而引发成为一个催眠状态。虽然,已经上了两天半的课,我不知道学员是否真的了解,他们所做的练习目的为何?或者,只是照着阿德的指示做?但似乎他们也没遇到什么问题,总能很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催眠练习。

下午的课程讲解「V—K分离法」,首先是想象一种情绪感觉,看看那个感觉是什么颜色?经过清洗处理,颜色逐渐淡化消失,当颜色消失感觉也跟着消失。简单的程序就是:K(感觉)加强、K与V(视觉)合并、V消除、K消失。结束这个段落的NGH课堂讲解,看来疲惫的学员总算可以转换一下情境,因为大家还得打起精神上课到晚上八点半。

上星期已经介绍过艾瑞克森催眠技巧,阿德进一步完整的教导「五四三二一法」,这项技巧着重在感官性语言的同步中插入非感官性语言的诱导,催眠师所扮演的是「生理回馈器」的角色,因此感官性语言与非感官性语言的出现频率,是以个案的反应情形为主,并非硬性的执行五四三二一交互增减。阿德今年课程真的上得比较仔细,因为去年我们还没熟悉流程,就已经开始互相演练,反观今年他让学员先写好脚本,然后才按表操作练习,执行过程虽然稍微缓慢,但就是有清楚掌握程序的好处。

通常学员们练习时,我会想四处游走看看他们的操作情形,如果可能并「主动」提供个人了解的部分经验,然而在做「五四三二一法」练习时,我主动向阿娴提醒要注意呼吸的同步,她却表示要我立即离开,当时,我尊重她的想法立即远离练习区域。事后她回馈说我这样的举动,很容易造成她的分心,所以她希望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形下练习,为此我很不好意思的向她表示歉意。因为她该享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尤其这是属于她的学习课程,我实在不该过于「主动」;既然有人出现这样的回馈,显然是我的协助技巧不够好。我想接下来的课程,如没有回答学员询问的必要,就不该再「装行」的对学员做任何的提示。

「你所得到的反应,就是你沟通的意义。」语言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沟通工具,沟通意义亦受到语言使用模式的高度影响。阿德告诉学员,大家平时沟通若应用「X和Y」(而且、然后)、「当X…Y」、「X导致Y」(因为…所以)三种不同层次的连接词,就能强化语言同步作用,进而诱发对方产生催眠的效果。接着,阿德把下一单元的场子交给我,请我跟大家示范「架人桥」催眠。

学习催眠首先必须认知,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同时催眠师的自信也是成败的关键。虽然,我自己有信心可以「架人桥」,但是,我也必须要让参与者也相信我有这个能力。于是我先跟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然后玩了一个「数数举手」的小游戏,并在完成后稍做说明,让大家了解「架人桥」跟这个小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大家能把手臂坚挺的伸直,实际要「架人桥」就像举手一样的简单,接着我邀请阿娴上来一起做这个示范。

「架人桥」示范其实很简短,从暖场、前戏、仪式、建立一个人桥到完成唤醒,全部过程不到七分钟,既然阿德说这是我的场子,所以我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并尽可能利用到课程里教过的概念,因此示范结束时的分享,我用了将近十八分钟去讲解自己做了什么?虽然,唤醒过程出了一个手脚僵硬的小插曲,不过这正好训练我应付突发状况的能力。要谢谢阿德,给我这个示范演练的机会。因为,我可以知道还有哪些下次能做得更好,甚至还顺道夹带一点小小的尝试,好验证自己所了解的催眠引发机制。

晚饭后学员们分为两组练习「架人桥」,才经过三天的训练,竟然所有学员都把人桥成功的架了起来。当大家觉得这个人桥太容易架了,就尝试在未催眠的状态下架上椅子,但是经过多人试验之后,结论是真的有所不同,而且力气很快就会用尽。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今天看到学员各个如此威猛,比起去年的我们真是强太多了。

晚上的课程,阿德带领Dave Elman的「眼睛凝视法」,这是三到五分钟的快速催眠法,重点是必须配合深化技巧,才会产生良好的催眠效果。冰雪聪明的学员果然厉害,相互练习的表现依然杰出,几乎每个人都能完成深度三以上的诱导,真是了不起啊!

历经三天的研习,学员们已经非常融入催眠的世界,不过会失焦发问的学员依然偶而放炮,幸好那并不影响课程进度,反倒可以让大家的视野更加开阔。至于学习的成效,大概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有人沉稳、有人紧张、有人积极、有人封闭,就算这只是一个六人的学习团体,但是却早已经注定,未来将会出现六位风格迥异的催眠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