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语文教研开课活动

(2022-06-09 13:49:03)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语文教研开课活动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语文教研开课活动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语文教研开课活动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语文教研开课活动《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汪”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读懂第二、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揭题导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潜入海底,去探索海底世界。来,读课题——《海底世界》。
2.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接下来自己检查一下词语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4. 谁能读好这句话。“差”是多音字,有4种读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
(1)课文的开头作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谁来读好这个句子: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指名读 齐读)
(2)提问:课文的哪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
 师:大家发现他是找到了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把这个句子用横线划起来。
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们一地来读!)
 
(3)小结:课文开头提出疑问,结尾给出回答,这样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2.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呢?请看
学习活动一:自由读2—6自然段
用“     ”划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试着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开始自由读。概括的时候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这张图表你们看得懂吗?这个位置应该填: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我们看前面的这每个自然段都写些什么?作业本里给出了第6自然段的答案,你对照着作业本里的表述和课文第六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赶紧找一找。(这句话概括了第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都是能源,为了使主要内容更加简洁,我们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 
像这样的方法,我们在第四单元也学过,同学们还记得吗?
出示:“交流平台”内容,有时候,有些句子我们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我们就——进行改造。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意思,直接能概括的句子,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摘录。 
(3)思考:2-5自然段哪些段落可以直接摘录关键句来概括的? 
出示: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你们同意吗?)
那我们来看看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你从哪里知道呢?
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出示:海底依然很宁静。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这一问一答,写出来什么?(一起说:海底有声音。)
(7)梳理全文内容:
我们借助图表一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海底......
过渡:接下来,我们紧跟作者的脚步,走进宁静的海底。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海底宁静
学习活动二:
读:默读第2自然段
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海底的宁静
圈:圈出关键词语或句子
1.学生交流感受。
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几十米深 说明风浪对海底的影响不大。)
生: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黑、暗也能给人宁静的感觉。)
2.提出疑惑
      黑暗给人宁静的感觉我能理解,但有发光器官的鱼为什么能给人宁静的感觉呢?
    总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有发光器官的鱼比作闪烁的星星,衬托海底的黑暗。
3.想看一看这样的景象。
4.怎么样?景色奇异吧!带着你们的惊奇读好第二自然段。

四、迁移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窃窃私语”的表达效果 
1.提问启思:
“海底很宁静”,但其实海底是有声音的。第三自然段写到了海底有声音,那么,海底的声音有哪些特点呢?
学习活动三:
读:默读第3自然段
想:海底的声音有哪些特点?
圈:圈出关键词语或句子
1.梳理内容
窃窃私语 (说明海底声音很小。)
各种声音 有的 有的 ...... (说明海底声音可真不少。)
吃东西的时候  行进的时候  遇到危险 (不同时候)
一种声音,另一种声音,发出警报(不同声音)
2.我们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朗读。
     提问:这里有很多声音,如: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在——打鼾。(指读)
3.生活中像这样的声音还有吗?
出示:有的像......一样...... 
4.理解“窃窃私语” 
预设1:若学生都讲到小动物们轻轻的声音,则引导思考:为什么课文写的和刚才这几位同学补充的声音,都是像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小鸭嘎嘎这样的声音呢?从中体会“窃窃私语”指的是发出轻轻的声音。 
预设2:若学生讲到的有比较大的声音,如雷声隆隆等,则引导思考:刚才补充的声音中,有哪些声音在这里不大和谐?从中体会“窃窃私语”指的是发出轻轻的声音。 
大家都说到海底的动物们发出的是轻轻的声音,那是不是可以把这句话改一改?  
教师总结:“窃窃私语”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有趣,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  
5.观看视频,激发兴趣:你们想看看这样的景象,听听这样的声音吗?(播放视频) 
6.喜欢这样的海底吗?带着你的喜欢,读好第三自然段。
五、理解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1.根据形成的板书理解第二、三自然段内容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合起来看第二、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海底很宁静,但是,其实海底是——有声音的。 
2.寻找连接句,感受段落的衔接关系:那么,这两段话是通过哪个句子连接起来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贴句子: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句话就好像一座桥梁,把两段话连接起来了,这样,段落的意思更清楚,段与段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六、书写指导 
1.写字教学:迅、速、退
2.学生观察3个生字,指生说发现。
3.教师小结:我们写字要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笔画。怎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漂亮呢?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跟微课老师学写字。(播放微课,学生观看。)
4.学生拿出作业纸,对照范字,把每个字各写一遍。(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评课稿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 林老师有详有略地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以生为本、以兴趣为起点、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丰富语言积累。  听了林老师这节课的感受:  1、讲读课文中,教师讲到第二自然段对我的感受比较深,“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教师问:除了课文中这些动物的声音,你还会想象到哪些动物的声音?学生立马举手发言,说出了自己想象到的声音。通过教师的启发、提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认为教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学习的空间、展现的机会。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学习方法灵活多样。教无定法,这节课中,林老师巧妙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教学法:他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以一段海底录象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在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读,问问,这样过渡自然得体。效果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