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

(2022-06-08 18:08:04)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
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
                                    麻步镇树贤小学    陈锋
【教材简析】
本课是动物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起将开启学生观察动物的探索之旅。教材设置了三个板块,一是“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通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来暴露学生对动物的初步认识,引出对动物特征的细致观察和探索;二是“探索: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的特点,把它画下来”,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来详细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三是“研讨: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玩具熊是动物吗?”,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一起分析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运用对动物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来判断玩具熊是否是动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动物的关注从幼小时候就开始了,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观察过一些动物,但都是无意识的、零碎的认识。虽然学生已经有了对植物初浅的观察经验,初步知道如何观察、比较、记录、描述,但是由于动物的身体结构更加复杂,而且很多时候是处于动态的,所以学生对于动物的观察难度要比植物大,这就需要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开展观察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生知道动物具有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共同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记录、描述动物的主要特点。
2.学生能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动物的共同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表现出探究兴趣。
2.学生能认真仔细观察,真实详尽记录、描述小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点。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常见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实物、标本或图片。
教师准备:常见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实物、标本或图片;“动物观察”班级记录表;动物挂图张贴到教室四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动物世界。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学习有序、观察仔细、勇于表达、善于倾听。老师将给优秀小组颁发小动物贴纸,一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授予“动物研究员”的称号,《动物》单元7节课表现都出色的小朋友就授予“小小动物学家”的称号。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引言:今天我们要召开一次“动物介绍大会”,说说你知道的一种动物?
2.出示课题:我们知道的动物(板书)
3.提问: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种动物的信息吗?可以说说它们生活在哪里?这种动物是怎么样的?
板书贴图: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方面相互补充。
二、探索:观察动物的特征(预设17分钟)
[材料准备:常见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实物、标本或图片]
引言:在自然界的不同地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今天老师为大家邀请到了不少动物模特儿,让我们睁大眼睛,来仔细观察它们吧!
1.集体观察蚂蚁
(1)首先有请第一位动物模特儿——小蚂蚁(课件出示蚂蚁图片)。
(2)提问:看一看蚂蚁有什么特点?谁能指挥老师把蚂蚁画在这张白纸上?
板书贴图:

(3)学生说蚂蚁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白纸上画简图。
(4)提问:蚂蚁还有哪些其他特点?
2.小组观察小动物
(1)引言:下面请其他小动物上场。(出示实物或标本:兔子 杜鹃 蝴蝶 鱼 啄木鸟……)接下来我们每个小组亲自来观察一种小动物吧!
(2)观察要求
看一看:动物的身体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
画一画:画出动物的主要特点。
说一说:向小组成员介绍动物的主要特点。
补充板书:




(3)小组分组观察、记录、描述。
(4)教师巡视指导,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抓住主要特点画动物,看看有无凭空想象的成分画上去。
图画上适当加文字(或拼音)标注。
指导观察顺序,描述动物身体分哪几部分,观察每个部分的特点。
有代表性的作品拷贝到大的白纸上。
讨论:和其他动物比较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三、研讨:了解动物的相同特点(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玩具熊]
1.引言:“动物介绍大会”第二轮现在开始,介绍的时候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能抓住这种动物的主要特点?请把你们组的画贴到黑板上,指着画做介绍。
2.分组介绍。教师板书记录各小组的汇报内容关键词,引导其他学生对照动物实物或标本倾听同伴介绍,适时引导、点拨、纠错。
3.观察分析。观察各组的汇报结果,分析归纳动物的相同特征。教师板书。
4.小结。
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生长在一定的地方,会运动,需要食物,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
5.判断:玩具熊是动物吗?说说理由。
四、拓展:深入认识(预设3分钟,根据研讨情况做伸缩)
[材料准备:橡皮泥动物模型、彩色超轻粘土]
1.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模型,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说说判断的理由。
2.布置课外制作活动和展评的具体要求: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我们知道的动物
共同特点:
1.地方 观察
2.食物 比较
3.排泄 记录
4.反应 描述
5.生长
 6.运动
 7.繁殖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活动手册主要在两个环节使用。第一是探索板块中的“画一画小组观察的动物”,是以画图的形式记录小组的观察结果。画图前教师要做好指导,比如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等。但是《学生活动手册》比较小,作品展示时学生可能会看不清楚,所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相关内容,用更大的纸张重新制作,以便于汇报交流时的展示。第二是拓展活动板块中的“用橡皮泥做一个动物模型”,活动手册中举出了三种动物模型的做法,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指导学生制作动物模型的做法,也可以以此为例,观察别的动物,制作模型。
【作业设计】
1.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动物的相同特征( )
A.会生长      B.需要食物      C.会飞行  

2. ( )不是动物。
A.公鸡        B.玩具熊       C.蝴蝶
  


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科学《我们知道的动物》 评课稿
树贤小学张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陈锋老师执教的 《我们知道的动物》一课,以下就这堂课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1、教学导入环节:播放视频,从学生自己认识的动物入手,导入简洁有效,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环节: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街接自然。
3、学具准备充分,如动物世界视频、动物卡片、玩具熊、橡皮泥以及精美的动物图片供各小组观察,这节课使用的 PPT 课件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每次展示的时候,老师一点击,学生就脱口而出,眼睛看到了,嘴巴说到了,耳朵听到了,老师的解说和学生的视、听结合起来。活动在进行,学生思维在展开。
4、这节课陈老师注重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中的逐渐养成,体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理念。如“看动物〞和“画动物”和“说动物”这几个环节中,学生分別介绍自己观察的动物时,教师只做学生的组织者、引领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拓展延伸结合实际,切实可行。如陈老师让小朋友们用橡皮泥你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模型,我想这样的事情小朋友肯定很喜欢去做的。
总的来说,陈老师这节课,课堂思路清晰,总体效果良好。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来与陈老师共同交流:
1.在熊猫那一块陈老师说“黑白配色是动物界中熊猫独有的”这句描述或许不是十分准确,比方后面马上展示的斑马也是黑白配色,其余的比方说鲸鱼、斑点狗也有黑白配色。
2.拓展熊猫是国宝时讲到熊猫数量只有一万多只,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来突出熊猫数量少。
3.蚂蚁这一块拓展内容较多,如昆虫的特点、蜘蛛不是昆虫等,耗费较多时间。
4.最后一块内容:学生自己看动物的特点、画动物的特点以及玩具熊安排时间较少。
总之,可以说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科学学习必须贴近生活才能服务于生活。从这节课里我们有许多东西可以学习。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这样才能不新的进步,更快的成长。愿我们与科学课一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