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语文教研活动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剃头大师(林莹莹)
教学目标:
1.理解锃亮、耿耿于怀等字词,会读一绺头发等词语。
2.学习运用多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字典等方法来理解难懂词语和句子,知道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是相近的。
3.提取关键句和关键词,辨析老师傅是害人精和不是害人精的过程中,明白可以多角度看待一件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梳理课文,感知人物
1.齐读课题。今天要学习新的一篇课文。齐读。
2.剃:是本课要认的字,是个形声字。左边弟提示读音,右边利刀旁表示剃要用到刀。
3.同学们,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呢?(2人)(很厉害,技术高超)是呀,看,梅兰芳先生演绎的经济剧目传媒经典,我们称他为“京剧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国画蛋清,我们称它为(国画大师)
总结:像他们这样在技术或艺术上有较高造诣的,受到人们尊敬的人,才能成为(大师)。
4.那看来剃头大师,一定就是?(剃头非常厉害的人)看来可不是一般人,我们再读课题。
版块二:初读课文,感受大意。
现在就让我们赶紧去读读这个故事
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一)理解字词。
P1.字词教学:我们来看看剃头工具,请读读。
一把锃亮的剃刀 一把老掉牙的推剪
2.理解锃亮。锃亮是什么意思?结合图片猜一猜,查字典。(反光、发亮)举例:还可以说锃亮的(
)。
3.一绺头发。引:老掉牙推荐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结合图片,一绺就是(一小撮),一绺头发就是一小撮头发。
总结:刚才我们通过查字典,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了难懂字词。
(二)概括大意。
P(一起出示)1.剃头工具认识了,小沙来剃头了。故事中还有哪些人物?这里有两个有趣的称呼,指谁呢?(一起说)
2.理清关系。剃头大师是(我),老师傅是(害人精)。如果让你也用一个称呼来称呼小沙,会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胆小鬼?
4.学生汇报:请看第一自然段。
总结:是啊,“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怕剃头”这些具体例子都是说明小沙很——胆小。看来举例子能更具体写清楚人物品质呢!
4.他们之间谁给谁剃头?分别在哪几段?
5.写字:“ 鬼”是要写的生字,我把它放到生字表里
,看,注意撇的书写,所有生字的撇进行归类:撇有短撇,长撇还有竖撇 今天我们来关注 长撇
师范写:鬼,(第一笔短撇从从竖中线上起短笔,第六笔是竖中线起笔的长撇,撇向左下,竖弯钩,撇折点下载里面),请看老师示范书写。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一个。
提示:注意执笔姿势,背直,肩平。
板块三:再读课文,寻找老师傅剃头特点。(抓关键词说理由)
(一)再读第一部分,找出相关内容。
1.看调查表,角色体验。
都说顾客是上帝,看,这是顾客小沙的剃头完的满意度调查,只打了一颗星。
P看来小沙对老师傅非常不满意,认为老师傅还是害人精!嗯,那现在请你们当小沙,那我当——老师傅,你们口中的(“害人精”)!小沙们,老师傅-我为什么是害人精?请你去文中找找理由。
学习提示:
认真默读4—6自然段
1.用“—”画出老师傅是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小沙的感受。
3.校对,确定内容。(老师傅-我发现,小沙对老师傅意见真得很大很大啊,划了很多内容。校对一下,划多了擦擦,划少了,补补。
4.师生合作朗读,读读老师傅是害人精的理由吧。学生读老师傅的表现,红色部分。老师读小沙的感受,蓝色部分。(PPT字体颜色换点。)
(二)抓关键词,说感受。
1.小沙,这些理由太长,老师傅我看不过来!你们有什么办法,写得简单又重点突出点吗?对,这“提取关键词是个好办法”看第4自然段。(PPT:出示写满)
2.指读第4 自然段。
3.P小沙们,在老师傅表现的语句里,哪些词最能代表老师傅是“害人精”?你来说我来圈:耳朵不好
听不清抗议 磨得锃亮的剃刀
哪个更合适呢?
4.耳朵不好
听不清抗议:这两个词讲的是一件事情。都是你抗议时,我——听不清哪一个关键词是你剃头时最直接的感受。对,像这样,选择你剃头时最直接体验的词语作为关键词。
小沙,你抗议时时,在说什么?
5.会怎么做?为什么不能动?第二个理由是“一把锃亮的剃刀。”
总结:是啊,所以你只能规规矩矩任我摆布。(诶,真的是难受)一起来读读老师剃头的特点。()
小沙们,就这样先找出老师傅的表现,再“读一读;联系上下文,圈画关键词,小组交流。”(板书:读,圈,交流)
学习提示:(出示作业本图片)
读:默读第5、6自然段
圈:圈出老师傅表现的关键词
交流:小组交流,说说理由。
(标音)6.学生汇报,提取关键词,并理解难懂句子。 (注意及时朗读)
反馈第二组:总咬住一绺头发,总把碎头发掉在下沙的脖子里。
A理解总咬住一绺头发。做动作,当时是什么感觉?(痛)
B总把碎头发掉在下沙的脖子里。联系生活,有过这样的体验吗?(痒)
P总结:怪不得,你一会痛一会痒,跟受刑一样。(齐读一读。)
反馈第三组:收双倍钱
(1)耿耿于怀理解。A提问:你觉得需要付双倍钱吗?(个读一读)B定义:字典中,也是这样说的,把不高兴的事儿揣在心里,想不明白,这就是耿耿于怀。C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耿耿于怀的事情?(评价,这让你耿耿于怀)
总结:像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字典,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关键字词,
从而理解了句子。我们发现,原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也是比较相近的。
7.出示作业本,连起来说一说。(出示顾客调差满意度表格)
A.读关键词。
B.连起来说一说。
a那小沙们,你能用上这些关键词,现场来说说我是害人精的理由一吧!同桌说一说。(全用上,加上感受)b同桌说说
C.(说得真是委屈,我们再来读读这些理由吧)男女生一起合作读读。
板块四:思辨:不是害人精理由。
小沙们,老师傅——我,剃头几十年,这第一次收到差评,觉得很委屈。老师傅我觉得自己,请你帮我找找理由。
学习活动二
反应最快的老师傅在哪里?老师傅们,你们是害人精吗?
交流:老师傅,你不是害人精,是因为:1. 2. 3.……(结果怎么样?)
难怪文中,害人精是加上双引号(加引号),并不是真正的害人精
总结:(结合表格说)看来同样是剃头,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文中第二次小沙剃头,我到底是不是剃头大师呢?下节课我们再用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去文中找找理由。
1.阅读《调皮日记》
2.摘录书中有新鲜感的句子。)
评课稿
基于文本 扎实教学
——评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一课
听了林老师执教的《剃头大师》一课,我对小学部编三年级教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三年级的教学目标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颇深。
一、抓住题眼,整体把握全文
林老师能抓住“我”给小表弟剃头的故事,品读其中的“趣事”,复习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剃头师傅”是“害人精”而“我”却是“剃头大师”。
二、扎实教学,突显学段目标
(1)课堂开始,林老师设计了“写字”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其中“胆小鬼”一词包含了本课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着重指导“鬼”的书写,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每天指导学生写字的要求,在这个环节,林老师的评价语言特别丰富多样。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索信息。在《剃头大师》这一课的教学中,林老师都安排了三次默读,并在默读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聚焦到具体的段落,在默读时通过圈画,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对于这样的长篇课文,默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最终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紧扣单元目标
《剃头大师》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多彩童年”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这四篇课文。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是在上学期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和梯度发展,同时也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林老师引导学生用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大师、锃亮、耿耿于怀”等难懂的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言”又“得法”。
三、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
理发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引起感情共鸣,在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时,林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耿耿于怀”的经历,使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调动生活经验的过程中,想说、乐说的欲望被激发。
四、精读文本,教给学习方法
精读要真正走进文本,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林老师在教学中都能做到让孩子走进文本,在读、圈、画、写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对话,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
五、注重说话,鼓励孩子个性表达
语文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中去,读了课文,学生很自然会联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难忘的经历。林老师给学生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拓展延伸,阅读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林老师在教完本课都引导孩子课后阅读《调皮的孩子》,有意识地由此及彼,由一篇带多篇,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把学生真正引导到读书的“快车道”上。
总之,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放开手脚,拓展思维,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节好课凝聚着执教者的设计和思考,我们如果能够用慧眼去解读她们,发现每一节课中的闪光点,就能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充盈自己的教学。我很喜欢林老师的课,真实又自然,不蔓不枝。
《夜色》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个字念色,大自然中有很多颜色,有红色,黄色,橙色,绿色,紫色……色表示颜色,那如果“色”的前面加上一个“夜”字,还表示颜色吗?不要急,我们一起看看这几张图片。(出示课件2)是的,这些都是夜色,夜代表夜晚,色就是景色了!所以夜色的意思是:夜晚的景色。
好,我们一起齐读课题,(9.夜色)看这个色是什么结构的字?(上下结构,斜刀头+巴组成)先写斜刀头,第一笔撇靠近竖中线,横撇的横要稍微短一点,第三笔是横折,横折在横中线略往上的位置,竖,横,最后一笔是竖弯钩,竖弯钩以竖中线为界左右相当,比上半部分略宽,共6笔完成。好,伸出你的右手书空一次,撇预备起。(生:……)好,现在打开《语文课堂作业本》32页,把这个字描一个写两个。(师巡逻,展示,评价)
二、新课讲授
学习活动一:
1.读一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标一标:标出文中有几个小节?
3.数一数:数一下每个小节有几句话?
1.(出示课件)来,看大屏幕,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啊?(2个),看看标对没有。每个小节有几句话呢?第一小节有一个。和……(一共2句),第二节一样……现在请你思考一下,文中的这位小朋友有什么变化吗?从以前的……?(胆小)慢慢变的(勇敢)
2.请读第一小节,老师发现里面有两个一,但是读因不一样,你能找出来吗?(天一黑和一看)(出示课件“一”的变调)还记得一的变调规律口诀是什么吗?(生:一二三前念四声,四声前面念二声)黑几声?(一声)一声前念?(四声)
3.我们把这一小节的生字给读一读,老师念一行 你们读生字,每个生字读三遍,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往往往
4.老师把这些字请出来,(出示课件)你还认识他们吗?请这列小火车开动起来吧。(胆、敢、往、外、勇、窗、乱)开的又快又好!
5(出示课件)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这句话里有一个胆字,胆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谁加谁呢?(月+旦)组词可以是?请你说(胆量)请你说(胆子)读胆子时我们要读?(轻声)就像之前学的桌子、椅子一样念轻声。
6.(出示课件)勇+音节,这个字组词为,请你说(勇敢)真好,这位消防员叔叔也非常勇敢。敢+音节,勇敢的敢,这位小妹妹不敢一个人睡觉。往+音节,组词为?你说(来往、往东、往左)这位交警叔叔指挥大家往右走。外+音节,外组词为?你来说(外面,外套、外公)我的外公坐在椅子上看书。乱+音节,组词为(活蹦乱跳、乱七八糟)还可以组词为杂乱,比如这位小朋友的房间就比较杂乱了。
7.(出示课件)这是什么?(窗户)没错,一扇窗户,这个字念窗,窗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有一个穴字头,下面这个念囱(cong一声)老师把囱的古文字也请来了,你看看囱像什么?(像一扇窗户、一个洞)可以看看右边这张图,这个就是烟囱,烟囱像个天窗,就是在洞穴或者屋顶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
学习活动二:
1.读一读:大声朗读第一小节。
2.想一想:诗歌里的“我”是一位怎样的小朋友?
读完就请把书放平,坐正。
1.(出示课件)想一想,为什么天一黑“我”就不敢往外瞧了呢?找一找,哪一句告诉你了?请把它读出来。(我从前的胆子很小很小)是的,胆子小(点击课件)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直接说我从前胆子小不就可以了吗?很小很小什么意思?你来说,(比小还要小!)是的,胆子太小啦!所以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是因为他怕?(怕黑)是的,你们反应可真快!那大家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老师范读,讲解:这个胆子很小很小,要读轻声一点表现我的胆怯。“不敢往外缩”,可以缩着脑袋读,有种巴不得把自己藏起来的感觉,请生读一读。
2.(出示课件)我会照样子说一说。例:胆子很小很小,它用了很X很X。那苹果可以是很什么很什么?(苹果很甜很甜)那个子呢?(个子很高很高)(头发很短很短)(力气很大很大)
3.(出示课件)找一找,为了让我不怕黑,妈妈是怎么做的?(给我讲故事)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勇敢的故事)讲了一遍吗?(不,讲了又讲)讲了又讲是什么意思?(讲了一遍、又讲了一遍、又讲了一遍,讲了好多好多遍)听完故事我就不害怕了吗?(还害怕,)你怎么知道,哪一句告诉你的?请你读出来(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说明我现在还是非常非常的?(害怕)讲了又讲要把又读重一点,大家试一试。
4.(出示课件)从句中的省略号,你觉得“我”会看到些什么?会想到什么呢?这里好黑呀!有好几双眼镜冒出来,我好害怕呀!请你跟同桌说一说,这些可能是谁的眼睛呢?他为什么要来到你的窗口呢?这位同学举手了,请你来分享一下。(老鼠,来找吃的)(小偷,来偷东西)也可能是?放图(怪兽)还可能是一条非常帅气的(),还可能是一只狼。
你们的回答太有趣了!这个大拇指送给想象力100分的你!
5.这里还有一个照样子说一说,妈妈把故事讲了又讲,歌曲后面可以写什么?(歌曲听了又听)(零食吃了又吃)(舞蹈跳了又跳)(电视看了又看)(作业写了又写)你们太棒了!
6.第一小节有两句话,老师觉得很有意思,(出示课件)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里有一个句式:一……就……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比如:早上闹钟一响,我就起床了。还可以说什么?你来说。(上课铃声一响我就回教室了。)(秋天一到,树叶就落下来了)(冬天一到,就可以打雪仗了。)
7.学完第一小节,我们知道这是一位胆小的小朋友,他怕什么?(怕黑)
8.我们能不能把把第一小节再读一读,要读出害怕的感觉。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生跟读)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生跟读)
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生跟读)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好,自己读一读,等下请同学来读。
请你来读,如果能再害怕一点就好了!请坐!请你读,老师感觉到你的害怕了!
请打开课堂作业本,写一写第3小题。不会的字可以写拼音。
(给生时间写字)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写字做到了一拳一尺一寸。头正肩平背直。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认识了这位胆小怕黑的孩子,即使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他还是感觉到很害怕。这个时候,爸爸像个超人一样出现来拯救我了,那爸爸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不再害怕了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评课稿
低段儿童诗教学之我见——听《夜色》一课有感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九课,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童诗。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两节,可是文字描述的画面感极强。
在教学这首儿童诗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们抓住重点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体会“我”从害怕到勇敢的变化,从而感受浓浓的爱与亲情。
教师上课环节
一、课前热身,谈话导入:通过天气预报(小雨、毛毛雨、中雨、大雨、天晴),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听课习惯,并谈话导入新课。
二、温故知新,检查生字:通过摘星星、生字对对碰,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做动作读,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的胆小。
四、抓重点词,体会变化:用“偏要”说话;通过观看哈密夜景,进行构句练习。
五、练写生字,夯实基础:通过观看视频、说笔顺等方式学习重点生字,练写结合并进行展示。
听课心得
一、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注重以读促悟,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亲情带给“我”的变化。
二、注重使用多媒体,将小视频巧妙地与教学相结合,更能激发低段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展现了现代教学手段与语文课堂的巧妙融合。
三、板书设计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和鼓励。
我的思考
诗歌,是孩子走进文学世界的大门。琅琅上口的儿童诗,更是为千万儿童所喜爱。如何让低段儿童通过诗歌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思。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朗读有层次 读中悟真情
课堂上的朗读,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课堂上的朗读是层层递进的,要推着学生的情感步步向上的。
初读诗歌,理解大意即可。再读诗歌,就要通过抓关键词句、做动作,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最后采用配乐诵读,就要将这情感从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中迸发出去。当整堂课即将结束时,也是孩子们感情到达巅峰的时刻。
二、边读边想象 深入诗歌中
丰富的想象力是低段儿童普遍具有的能力。诗歌的语句简洁,画面感却极强。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抓住关键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的“夜色”会更加丰富,这样的情感会更加深刻。
三、及时来展示 热情会更高
低段儿童活泼开朗,喜欢表现自己。如果课堂上,教师能给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的学习热情一定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