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2022-12-08 12:20:25)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语文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李美娟

活动时间

11.22

活动地点

腾蛟一小录播教室

活动主题

以研促训 以研兴教

主讲人

方子怡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李美娟、杨丽珠、王雨、卢灵敏、杨汉益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方子怡老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1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2、3、4 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第2自然段运用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3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 4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应以读为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时目标

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填写的音乐家名片背诵第2自然段。

3.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风声的词语的生动。

【课时重点】

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填写的音乐家名片背诵第2自然段。

【课时难点】

1.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2.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风声的词语的生动。

【学习过程】

板块一 听声音 想画面

1.游戏导入

1)听声音,说画面。(预设:风声、水声、鸟叫声

2)引导学生用自己话描述听到声音后想象到的画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活动一

读一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想一想。文章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1)词语教学出示三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

(2)多种形式读词语,开火车读,谈谈发现。

(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描写的?

小结:像这样可以提示文章或段落关键内容的句子我们可以叫关键句。(板书)

(4)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关键词语你们找一找?预设:美妙

相机教学生字“妙”。

板块二 读课文 理层次

1. 出示学习活动二 默读2~4自然段

画一画,用“_______”画出每段的关键句

填一填,完成课后第二题

(1) 指名学生回答画出的句子。

(2) 校对课堂作业本第3题。

2.  根据图表,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指名回答。

板块三 品句子 说美妙

1. 出示学习活动三

读一读,配乐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划一划,用“_______”把你认为“美妙”的地方划出来。

说一说,和同桌交流你认为“美妙”的理由。

(1) 播放音乐,学生配乐自由朗读。

(2) 学生画出认为“美妙”的句子,指名回答。边想象边朗读。

预设一: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出示演奏手风琴的视频,感受语言的生动有趣,边读边想象。

预设二: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重点引导树叶是风的演出搭档,关注“不同”,引导想象。延伸四季的风会演奏出怎样的音乐。四个“不一样”重读。

引导说话:我是春天的风,我会和树叶一起演奏(    )的音乐。

预设三: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可以从“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温柔、激动、雄伟、充满力量”等生动的词语中体会美妙。理解“呢喃细语”的意思。男女生对比读。

2. 出示学习活动四

读一读,选一选,读这句话并完成课堂作业本T4(4).

圈一圈,圈出课后第3题中描写风声的词语并读一读。

想一想,你在哪里听过这样的风声。

(1) 指名学生回答。

(2) 你在哪里听过这样的风声,这样的风声给你怎样的感觉?(预设:清晨公园里的微风是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夏天暴雨前的狂风是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一些电影里也由狂风大作的场面)这些风声仿佛在说些什么呢?

(3) 学生带着想象再次朗读。

3.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第2自然段。

4. 出示学习活动五

默读第2自然段,从第2自然段中摘录相关的词语完成音乐家名片。

(1) 引导学生摘录文中生动的词语

(2) 根据完成的音乐家名片尝试背诵第2自然段。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关键句

                         美妙                 语言生动

   动物

 

【作业设计】

必做:有感情地背诵第2自然段。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题。

选做:制作其他两位音乐家的名片。

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二、方子怡老师阐述设计理念

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课文第1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它统领了全文内容,是全文的关键语句。接着的三个自然段,分别以一个关键语句开头,点明了自然段的意思,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要点。阅读链接,既贴近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了解,也体现单元内容的学习,可做课文学习的延伸。

三、集中研讨

语文组老师结合方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各抒己见。

王雨:方老师创设了一个“大自然音乐会”的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美好的音乐世界,仿佛每个文字都带着优美的旋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是修补入场券寻找音乐会的表演嘉宾,为嘉宾设计名片,层层递进,设计思路清晰而又有趣味。

杨丽珠:方老师以《语文作业本》为抓手,搭建起适合课堂的“学习支架”,实现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李美娟:方老师的课很精彩,抓住“美妙”这个关键词,带领同学们品读语言,指导学生多读,美读,熟读成诵,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生动,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方老师创设了“大自然音乐会”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以《语文作业本》为抓手,搭建起适合课堂的“学习支架”,以实现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比如作业本的第三题,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方老师抓关键句、关键词,品读语言,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妙。感受的方法是多样,读是最主要的方法,读出声音的变化,用多种形式去读,去感受美。方老师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更是注重评价语言的运用,还有学习评价,学评结合,以评促学,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学有所得。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 王晓蕾       

 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