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堂研讨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项目名称 |
语文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李美娟 |
活动时间 |
2022.11.16 |
活动地点 |
三(1) |
活动主题 |
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 课堂研讨 |
主讲人 |
李美娟 |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
王雨、方子怡、卢灵敏、李美娟、杨汉益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李美娟老师执教《海滨小城》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了三首古诗、三篇精读课文,旨在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第一个语文要素,那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学会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美文,本文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海边美景,第二部分写的是小城美景。课文文字精美,条理清楚,应重在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从文字上去懂得海边小城的美丽。 课文通过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的顺序进行叙述,使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叙述的方法。本文表述清晰,语言准确、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很有特色。 【学情分析】 通过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应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环境中,理解课文,提高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4.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板块二、学习关键句 一、引出关键语句 引语: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就抓住这些关键词句欣赏到了海滨五彩缤纷、热闹非凡的景象,那么小城内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学习活动一: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庭院、公园和街道的景象是怎样的? 2.用“——”划出4-6自然段的关键句。 (1)交流。 (2)找关键句。 引语:大家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了小城内的景象,我们还可以学着用一句话来介绍。在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的段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篇课文的第4、5、6自然段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你能试着把那句话找出来,分别介绍庭院、公园、街道的景象吗?请用横线画下来。 生说。 师:这样的句子非常关键,找到它就能大致了解每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贴:关键语句) 二、学习理解“很多树” 师:请大家一起读第一句话。在这句话中哪个词具体描写了庭院的特点——很多树。 哪些词句具体描写了“很多树”呢?
学习活动二: 1.读:默读第四自然段。
2.画:用“”画出描写树很多的词语。 (1)交流。 (2)引:同一段话,同学们的理解却不一样,让我们来回顾一下18课的学习,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微课。 回到这篇课文,让我们想着关键语句的意思——“很多树”,去品读后面的句子,把藏着“很多树”意思的词句都找出来。请继续。 (3)预设:
l 从哪个词看出“很多树”?(别的许多) 只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这4种树吗? 从“数量多”“种类多”看出,贴“种类多”。
l 抓到哪个关键词。
问:我仿佛闻到了满街满院都是( 花的香气满街满院都是,也看出“很多树”。贴“花香浓”
l “一片片红云”指什么? “热闹”“笼罩”说明花很多,凤凰树很多。 带着想象读。贴“花儿多”
(4)小结:回顾学习,我们首先找到关键语句——(
板块三、感受公园、街道的美 1.引:小城的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男生读),小城的街道——(女生读)。让我们走进小城的公园和街道去感受美吧。 学习活动三: 1.画:用“”画出描写公园或街道美的词语。
2.说:和同桌交流你发现的美。 生交流,分享美:读到哪个词,你觉得美?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城? “坐满”:阴凉树下,有的人在——有的人在——还有的人的——,这是一座怎样的小城。 师:我们抓住关键语句,感受到了公园、街道的美,请大家把这美美的画面化作美美的朗读,请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美美的读给大家听。 2、感受关键语句位置 (1)师:公园更美,街道也美(板),作家林遐围绕“美”这个意思从不同方面来描写,真是太有意思了!下面这段话也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但是顺序乱了,你能按从远到近的顺序给他们排排序吗? 学习单。 生说顺序。(2种排法) 对比两段话,有什么发现? 师:原来关键语句既可以在一段话的开头,也可以在一段话的末尾,无论在开头,还是末尾,我们这一段话都是围绕关键语句来写的。 (2)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海滨小城,欣赏了色彩斑斓的海滨,知道小城每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还领略了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最后文中用一句话赞美我们的海滨小城——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原来,有的关键语句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一篇课文的意思。 下课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去品味小城的美,请同学们摘抄本课优美的句子,再与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二、阐述设计理念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美文,本文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海边美景,第二部分写的是小城美景。课文文字精美,条理清楚,应重在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从文字上去懂得海边小城的美丽。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应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环境中,理解课文,提高能力。 三、集中研讨 语文组老师结合李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各抒己见。 方子怡:对于《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李老师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做到了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卢灵敏:李老师的学习活动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带领学生学会“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语文要素就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课堂落地。
王雨:学生认真投入学习,学有所得,但发言还不够踊跃,并且本课语言优美生动,用词丰富美好,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课堂上,老师还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尽量多元化,从而调动起更多的学生参与的热情。 |
||
过程确认 |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 王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