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第一学期周林婵集体备课

分类: 鳌江七小集体备课组 |
鳌江七小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稿)
年级 |
一年级 |
时间 |
2022.12.9 |
地点 |
办公室 |
主讲人 |
周林婵 |
小组成员 |
|
||
教研内容 |
《青蛙写诗》 |
||||
教材分析 |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课文通过比拟把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比作小逗号、小句号、省略号,就像一篇故事一样生动有趣。课文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
学情分析 |
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在前面的课文学习已经见过逗号、句号和省略号。通过对新课的学习,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懂得语文源自于日常生活。 |
||||
教学目标 |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雨”生字。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重难点 |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问题,从文中提取明显的信息。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谈话导入,认识“写诗”生字 1、今天我们课堂来了一位朋友它是谁?(青蛙)它今天心情可好了因为它要写诗,读“我要写诗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青蛙写诗》。 2、“写诗”这个词语怎么读? 指名读(评价:你的翘舌音读得真准)齐读。 3、教学:写。比对“宝盖”,认识“秃宝盖” “写”上面的这个部首(PPT显红“秃宝盖”)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部首长得好像哦,是谁啊?(宝盖) 它和宝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少了一点) 师小结:你真会观察,它头上什么也没有,光秃秃的,所以就叫——秃宝盖。 除了写诗还可以写什么出示“写字”、“写作业”
4、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学习活动一: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标出每小节的序号。
2、学习:淅沥沥
(1)播放雨声,我们来听听这个声音。
(2)
指名读:淅沥沥
(3) 这是雨点儿的声音, 3.学习“雨”字。 (1)出示“雨”,你能找到雨点吗。 (2)现在的“雨”字有几点(四个)。 (3)学生书空,教师出示“雨”的笔顺。 (4)学生观察“雨”字,并说一说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雨”里面的四点大小要写均匀。 (5)教师在田字格范写,学生练写。 4.认识“点”字,学习偏旁“四点底” (1)比较“雨”和“点”四个点的不同。 (2)重点观察“点”的四个点,它们长得一样吗?(生观察交流) (3)四个点合在一起叫“四点底”。“点”字里就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个新偏旁,“灬”。 三、精读课文,品味诗歌 1、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用“0 ”圈出来。 2、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说话练习:青蛙写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帮忙。 3学习“串”,看到串你想到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两个果子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4、学习活动二:
(1)为什么小蝌蚪、水泡泡说我,而一串水珠却说我们? 认读“你们、他们” (2)老师也想读一读,为什么“我要”、“我能”、“我们可以”老师读重音, (3)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四、 创编儿歌 1、 老师把今天学的生字编成一首儿歌我们读一读。 2、 青蛙诗写成了吗?我们留到下节课学习。 |
|||||
作业布置 |
|
||||
板书设计 |
7青蛙写诗
|
||||
汇总观点 |
|||||
1、导入环节过于繁琐,不够新颖。 2、识字环节“点”、“串”教学设计没创新。 3、第一课时内容过多。 4、朗读指导不到位。 |
|||||
集体凝练 |
|||||
1、直接古诗导入课题。 2、随文识字,从字到句,从而达到识字效果。 3、重点放在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小伙伴的自豪和开心的情感。 |
鳌江七小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终稿)
年级 |
一年级 |
时间 |
2022.12.12 |
地点 |
办公室 |
主讲人 |
周林婵 |
小组成员 |
李圣杰、沈凤妃、 |
||
教研内容 |
《青蛙写诗》 |
||||
教材分析 |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课文通过比拟把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比作小逗号、小句号、省略号,就像一篇故事一样生动有趣。课文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
学情分析 |
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在前面的课文学习已经见过逗号、句号和省略号。通过对新课的学习,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懂得语文源自于日常生活。 |
||||
教学目标 |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雨”生字。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重难点 |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问题,从文中提取明显的信息。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课题导入,认识“诗”字 1、刚才同学们朗诵古诗真好听,那这个生字“诗”你们会读吗? 指名读(评价:你的翘舌音读得真准)齐读。 2、 诗的题目叫诗题,写诗的人叫诗人,诗中两行一句叫诗句,古人写的诗叫古诗。瞧这样学习生字多有趣啊! 3、 今天我们课堂来一位朋友,它也想写诗。出示课题《青蛙写诗》 4、教学:写。比对“宝盖”,认识“秃宝盖” “写”上面的这个部首(PPT显红“秃宝盖”)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部首长得好像哦,是谁啊?(宝盖) 它和宝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少了一点) 师小结:你真会观察,它头上什么也没有,光秃秃的,所以就叫——秃宝盖。 除了写诗还可以写什么出示“写字”、“写作业”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学习:淅沥沥
(1)播放雨声,我们来听听这个声音。
(2)
指名读:淅沥沥
(3) 这是雨点儿的声音, 2.学习“雨”字。 (1)出示“雨”,你能找到雨点吗。 (2)现在的“雨”字有几点(四个)。 (3)学生书空,教师出示“雨”的笔顺。 (4)学生观察“雨”字,并说一说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雨”里面的四点大小要写均匀。 (5)教师在田字格范写,学生练写。 3.认识“点”字,学习偏旁“四点底” (1)比较“雨”和“点”四个点的不同。 (2)重点观察“点”的四个点,它们长得一样吗?(生观察交流) (3)四个点合在一起叫“四点底”。“点”字里就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个新偏旁,“灬”。 四点底在“点”字里就表示火。同样表示“火”的还有——如“热”“黑”。有时表示尾巴,如“燕”。 4、 我们把生字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出示第一小节)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青蛙可高兴了忍不住说出示“我要写诗啦!”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精读课文,品味诗歌 1、学习活动一: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标出每小节的序号。 (2)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用“0 ”圈出来。 2、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说话练习:青蛙写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帮忙。 3学习“串”,看到串你想到什么? (1)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两个果子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2)拓展:除了水珠还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一串(
4、学习活动二:
(1)为什么小蝌蚪、水泡泡说我,而一串水珠却说我们? 认读“你们、他们” (2)老师也想读一读,为什么“我要”、“我能”、“我们可以”老师读重音, (3)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5、 最后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 创编儿歌 1、 老师把今天学的生字编成一首儿歌我们读一读。 2、青蛙诗写成了吗?我们留到下节课学习。 |
|||||
作业布置 |
|
||||
板书设计 |
7青蛙写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