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记录表

(2013-05-14 12:02:59)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昆阳六小       

项目名称

集体课展示

项目负责人

朱爱珠

活动时间

2013年5月10日

活动地点

三(1)教室

活动主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主讲人

蔡爱冬

参加对象

全校教师

申请学时

主评2学时 其余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方老师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先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周围物体的表面,让学生充分感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接着方老师又让学生利用观察方法比较黑板的面和课桌的桌面,谁大?谁小?通过学生回答顺势揭示出:黑板的面大,也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大,课桌桌面小也就是课桌桌面的面积小。然后教师提问:“你还能比较其它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吗?”学生汇报交流时,有的同学用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桌面比,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书封面面积小,课桌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比较的是数学书的封面与练习本的封面,用重叠的方法发现数学书封面面积小,练习本封面面积大,这一环节使学生感悟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在充分操作、合作中,理解和建立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在教学面积单位前,方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投影出示长方行和正方形两张卡片,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认为正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认为一样大。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于是刘老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学生试着比较出这两个图形谁大谁小?。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一直处在积极探索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重视空间表象的建立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测量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在学生已经形成 “1平方厘米”“1方分米”空间表象的基础上,“1平方米”的教学刘老师以“放”为主,让学生迁移类推猜出1平方米的定义。在头脑中建立准确的表象,而后又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物,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还特别注重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应用,她设计的练习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面积单位平方”两字有了更深的领悟,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索,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记录表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记录表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记录表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记录表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记录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值得商榷的地方尽管本节课优点很多,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我认为方老师没有充分地照顾到全体学生,如果老师能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

 

过程确认

教务处:朱爱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