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厦门大八景之 “阳台夕照”

标签:
厦门大八景阳台夕照万寿松声一片瓦黄仲训 |
分类: 厦门风情 |
古时候的阳台山靠近海边,几百年沧海桑田,如今它早已是都市里的一座小山,默默地矗立于万寿路附近。当然昔日的胜景也早已不再,只留下这一方“阳台夕照”巨石。遗憾的是如今要见到这石刻也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那里已经辟为军事管理区了,民众不能进入。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去看看阳台山是什么样子的。去之前问过头驴,他说若干年前他曾偷偷进入过军事区,见过那方巨石,但是很肯定地说如今进不去。没关系,反正我每天也是要步行五公里的,就当我在完成健身功课吧。没想到老妈居然也想跟我一块去,她似乎很喜欢跟我一起走街串巷呢!
网上搜索地图,发现铁路文化公园的万寿路段旁边有一条路叫“阳台山路”,于是毫不犹豫地走上去。

这路还真陡啊!

一路都是上坡道,看来以前这里肯定是座山了。老妈也没来过这,边走边感叹说这么高的地方都有人住啊!
居然里面还有怡庭酒店,到这老妈说走不动了,要坐在那里看风景,我继续上。
沿着上坡道走到尽头有个网球场,旁边有一条山路,问刚下山的两位厦门人,说那山路通往万石岩。“阳台夕照”四个字石刻应该在万寿宾馆里面,如今进不去,他们的说法跟头驴一样。想着老妈还在下面,只好止步往回走,改日再来。
这就是军事管理区,大门紧闭,如果没有猜错,那方刻着欧阳桢手书"阳台夕照"四个大字的巨石应该就在这里面,当然我只能站在门口想象了!其实这个区域跟刚才走的阳台山路都在同一座山上,只是如今被划成军事区,不相通而已。
铁门旁的石头上刻着以前在厦门最为流行的一句口号: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想当年厦门作为对台前线,这根筋得绷得多紧啊!
我很仔细地看过这块石头上的刻字,发现了一些蹊跷。在两行字的中间,居然可以隐约看到“放生池”三个字。我猜这应该跟厦门的另一八大景“万寿松声”有关。据说这附近原有一寺庙名“万寿寺”,另有一石洞,洞顶是一块巨石称“一片瓦”,有巨石镌刻“无量寿佛”四字。石洞前岩壁上刻有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的七言律诗两首。因无量佛有“万寿无疆”之意,故此地也称为“万寿岩”。以前这一带松柏茂密,每逢山风劲吹时,松涛滚滚,如惊涛拍岸非常动听,因此也被列为厦门大八景之一。不知如今这些遗址是否还在军事区域里面。
也许这一带就是万寿寺的放生池吧
仔细看这块石头上,还有一些其他的石刻,由于年代已久,加上又重复雕刻,不是看得很清楚。
但仔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乾隆三十三年”等字样,不知记录何事件。
右侧这边可以看到“泉州清军总捕海防住镇厦门。。。”等字,有谁知道这碑刻的背景和细节,还望赐教!
沿着旁边的坡道上去,可以见到黄仲训于民国八年的题刻“万寿”两个字。
黄仲训(1877-1956),原籍福建泉州,是厦门华侨富商之一,在鼓浪屿建有“瞰清别墅”,在厦拥有50几座楼房,堪称一代“房叔”啊!厦门的许多名胜古迹都能看到他的题刻。
此次探秘意料之中没有见到“阳台夕照”的摩崖石刻,只能从网上找两张图片贴上。虽然没有见到阳台山的真容,但终于知道它的位置以及那段辉煌的历史。寻找的过程本身既是一种乐趣,又学习了厦门人文历史,同时也锻炼身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