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厚达88页,8开的大书,封面是浓烈的红色,在2017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斩获绘本大奖,并且顺利入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决赛短名单。同时又获得了卡内基文学奖提名,甚至被美国paste
magazine评选为年度漫画——这到底是一本绘本?还是一本小说,或者不一样的漫画?
英国知名自媒体Bookish
Life的观点:威廉·格利尔的作品,已经不能简单地被判定为绘本,或者小说,他打破了体裁的界限,用一种混合的魅力,为非虚构类的作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为一本故事书。《喀伦坡之狼》是基于“动物小说之父”西顿亲笔记录的“狼王洛波”而创作。西顿动物故事早已在世界上流传百年,但鲜为人知的是,狼王洛波的故事本身就是作者西顿的真实人生经历。在成为世界著名的自然保护运动领袖之前,西顿本身是一个优秀的猎人,在加拿大的边境上捕捉过许多的狼。直到1983年的一天,他应邀来到喀伦坡,遇见了那匹从此改变他的一生的狼王洛波。
作为一部非虚构的历史书。在西顿生活的那个时代,拓荒者的脚步踏上美洲大陆,从东部一路向西,把目之所及的野生动物都变成食物,再把动物栖息的原野开垦成牧场。威廉·格利尔根据相关史实记录和时代资料,对西顿生活的19世纪、美国西部野生狼群和猎狼人的生存斗争做了真实还原。
作为一本图画书。威廉·格利尔用彩铅温柔而粗糙的笔触超越了文字,为这段感人的故事奉上了一次迷人的长篇图画解说。那些历史尘埃下的黑白画面、文字符号,都被赋予了温度和色彩:荒山、草丛、狼群、溪谷、河流……失去同伴的狼王在草原上四处奔走哀号,在辽阔清冷的星空下留下孤独而微小的黑色侧影;而在狼王逝去的那个黎明,朝阳初升,紫霞雾霭,一片寂静中群鸟蓦然惊起,既美又悲伤。
作者威廉·格利尔说:“我把这本绘本当成一部电影在创作”。300多幅极具感染力的插图,分镜头一般,一幕幕将历史展映在时光的荧幕上。狼王的死亡悲剧,将会引发所有读者的悲伤和共鸣,因为在威廉的图画式电影里,狼像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一样竭尽全力地生存、斗争,直到生命停止的*后一刻。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书中描绘的富有灵性的喀伦坡之狼而沉醉,为动物们的生存渴望而震撼,为它们的生命尊严而感动;同时也为西顿勇敢的改变,为随后越来越多人加入的自然保护运动而发自内心的喝彩。
西顿是动物小说之父。他的狼王洛波在很久以前曾经读过。当时读的时候特别的震撼,洛波狼王,特别的勇敢而有智慧,和普通看到的狼不同,大多时候狼在大家的心目中,印象是残暴,凶恶,但是狼真实的情况也许不只有残暴凶恶,这样的一位狼王洛波,我们读完书以后,我们绝对会觉得他是一个英雄,为了生存,为了狼群勇敢忠诚,富有智慧和尊严,他对爱人布兰卡的情感,让人感动,他因为猎人们抓住了布兰卡,一直在徘徊,不肯离开。这样的一个情感,想不被感动都不容易。最后猎人西顿把他和布兰卡放在一起的时候,连一直痛恨他想除之后快的猎人都伤感的说:“好了,现在你终于找到她了,你们又可以团聚了”。
这样的情感,不只有人类才有,我想动物世界也一样有,西顿和威廉.格利尔传递给我们,就是特别让人感动的狼王洛波的故事。图画书比起文字书视觉冲击更大,感受更深刻,狼王洛波四肢都被捕兽夹夹住的情况,看到令人不胜唏嘘。英雄暮迟矣。
威廉.格利尔
在最后。加上了一段西顿如何从一位捕狼猎人,最后变成动物保护主义者,这样的一段经过。狼王洛波给他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这是西顿人生的转折点,他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也影响了无数志愿者走上了动物保护的道路。我想那样的改变对世界的影响都会特别大。我想这本书也一样会影响我们,我们的孩子,重新认识狼,以及动物世界,重新思考人与动物,自然如何和谐共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