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玉的一句无心之语为何惹得宝钗大怒

(2021-12-09 07:38:18)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环肥燕瘦,珠环翠绕,拥有众多美人和艳遇,这是很多男性的梦想,古往今来,无论是南柯一梦,还是黄粱美梦,讲的都是古代人对荣华富贵的一种人生梦想,其中荣华富贵中一定包含了美人艳遇,这是古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理想。


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笔下,主人公贾宝玉就实现了这样的梦想,不仅出身富贵人家,锦衣玉食,而且被美人环绕,身边既有风流娉婷的林妹妹,又有端庄可人的宝姐姐,既有温柔和顺的丫鬟袭人,又有聪明灵巧的丫鬟晴雯,其余还有很多或聪明伶俐的,或温柔多情的女孩,贾宝玉的人生看上去似乎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是多少人梦想的人生。


可惜的是,因为身边的女孩太多,吃醋和战争是少不了的。林妹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吵架拌嘴从没停过,宝姐姐是贾宝玉母亲王夫人的外甥女,也是王夫人看好的贤良淑德的贾宝玉理想未婚妻人选,以金玉良缘来反对宝黛爱情,可以看出,王夫人不喜欢黛玉的任性,黛玉对贾宝玉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己这个做母亲的,王夫人自然是不满意的,用稳重温和的宝钗来压制黛玉。


在宝黛钗这场三角恋中,贾宝玉的尴尬处境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中显露出来。


在第二十九回中,贾母带众人去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到了为宝玉提亲的话题,被贾母以“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儿再定罢”为由婉拒,为了不拂张道士的面子,贾母又回旋余地说:“你可如今也打听着,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也罢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随后,清虚观张道士将宝玉的玉用盘子托出去给观里的众人观看,作为回礼,张道士又带回一托盘的众人的法器,其中一个金麒麟被贾母注意到了,说是“好象谁家的孩子也戴个金麒麟”,宝钗回答,“史大妹妹有一个”。


黛玉一直被金玉良缘的说法困扰,一听到宝钗说湘云戴金麒麟,抓住机会狠狠怼了宝钗一记。


林黛玉冷笑道:“她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戴的东西上,他才是留心呢”。宝钗听说,回头装没听见。


这可是自金玉良缘之说盛嚣尘上以来,黛玉对宝钗最厉害的一次反击,宝钗以不作声来回应,她的心思全被黛玉看透了。宝钗自从进入贾府以来,口碑、人缘都超过黛玉,人人都说黛玉不及宝钗,所以让黛玉很不忿,总是借机相讽。


从清虚观回来后,贾宝玉和黛玉为金麒麟,提亲的事不快,吵了一架,两人间风波再起,宝玉又一次摔玉大闹一场。


隔了两天,贾宝玉上门求饶,哄了半天黛玉,好不容易,两个人又言归于好,回到贾母那里吃饭时,贾宝玉对宝钗说了一句玩笑话,不想却被宝钗怼了回来。


在《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宝玉和黛玉去贾母那里吃饭,贾宝玉因为和黛玉吵架,没能去参加薛蟠的生日宴,向宝钗道歉,没想到,因为多嘴,说了句玩笑话,反而惹恼了宝钗。


此时宝钗正在这里。那林黛玉只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宝玉没甚说的,便向宝钗笑道:“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没别的礼送,连个头也不得磕去。大哥哥不知我病,倒像我懒,推故不去的。倘或明儿恼了,姐姐替我分辨分辨。”


宝钗笑道:“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上不好,弟兄们日日在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得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吧!”


宝钗指她厉声说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她们去”,说得靛儿跑了。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她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她的心愿,忽又见问她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做《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未说完,宝玉、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贾宝玉的一句玩笑话居然能惹得宝钗大怒,这可不是宝钗平时给人的印象了。平时宝钗是温和有礼的,给人不温不火的感觉,宝玉一句无心的话怎么能让她如此生气呢?


虽然说,宝玉的玩笑过于轻挑,但也不至于生那么大气,宝钗不仅怼了回去,说贾宝玉是个不争气的杨国忠,还借宝玉发泄心里的气,对黛玉的刻薄进行了回击,说黛玉和宝玉平时“嬉皮笑脸,将两个人都讽刺了一番。


贾宝玉昨天被黛玉骂,今天被宝姐姐怼,十分没趣。以至于,后来,他去王夫人那里挑逗金钏,致使金钏被撵,跳井身亡的惨剧发生。


究竟贾宝玉的一句玩笑话,为什么惹得宝钗如此反感,第一次当众给宝玉了一个下马威,让宝玉感到了自尊心受伤了呢?


说一个女孩子象杨贵妃,原是因为宝钗说热,贾宝玉顺着说,不小心说了一句真话,意思是说宝钗象杨贵妃一样有点胖,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说人家胖是有点轻佻了,特别是现在以瘦为美的风气下,说一个女孩胖是不礼貌的,在有的国家,当面评价一个女孩的身材甚至被认为是性骚扰,但平时为人大方温和的宝钗为何这么生气,把贾宝玉比作“杨国忠”了呢?


我觉得宝钗反应这么激烈,和清虚观发生的事很有关系,贾母拒亲,黛玉讽刺宝钗,都给了宝钗不好的刺激,贾宝玉连薛蟠的生日也没有去。


虽然不知道张道士提的亲是谁家的,从贾母,宝钗的反应来看,提亲的对象应该是宝钗,黛玉和宝玉为此吵了一架,又摔了一次玉,现在宝玉和宝钗说话,拿宝钗开玩笑,就由不得宝钗不生气了。


一来薛宝钗平时为人就是稳重的人,不喜欢别人和自己开玩笑,更别说是开这样的关于身材的玩笑,一个女孩被奚落身材胖总是不高兴的。


二来,贾宝玉的话无意中触动了宝钗的痛处,有很多文章说,贾宝玉把宝钗比杨妃,触动了宝钗落选的心事,宝钗本来是怀着希望想进宫参选的,却落选了,这些话让宝钗想到了自己的落选,所以反击宝玉是杨国忠。


的确,宝钗很羡慕宝玉的姐姐元春,在大家一起写诗的时候,曾经说过“那坐在上面的娘娘才是你的姐姐”,可以看出她对皇妃的位置的羡慕和向往。


但宝钗落选的原因是什么呢?书中没有明说,但薛家投靠贾府之前,薛蟠因为和冯渊抢英莲而打死了对方闹上官司,后来得到贾家帮助的贾雨村葫芦僧判葫芦案,薛家花了一笔钱,了解了这场官司。宝钗落选是否因为自己的兄弟薛蟠惹事,闹下官司影响的呢?虽然宝钗为何落选不得而知,只是,这件事想必对薛家,对宝钗都有一定影响,当时贾府里的人都在传香菱是薛蟠打死了人闹出了人命官司买回来的,所以,贾宝玉的一句无心玩笑,正说中了宝钗落选的原因这件事,触到了宝钗的痛处,如果没有自己的哥哥薛蟠惹事生非,也许自己是有机会被选入宫的,可现在没有了机会,可见宝钗落选是受到了家庭的拖累。


可事实上,如果宝钗进宫去做了娘娘,薛蟠还真是杨国忠一个。不管怎样,薛蟠都是宝钗的兄弟,这才是宝钗感到生气和烦恼的原因吧。觉得别人暗示自己的兄弟不是好人,到处横行霸道,欺男霸女。


虽然宝玉的话是轻佻了点,但他没想到宝钗会有如此反应。从这一点上看,贾宝玉的随便说话,轻佻的性格,与宝钗的庄重自持是难以相容的。


宝钗借小丫鬟来敲打宝黛,说他们俩平时说话“嬉皮笑脸”,自己可不是这种人,的确,贾宝玉平时说话就很随便,和黛玉就经常吵架,但宝钗这么厉害的回击,也是一石二鸟,既说贾宝玉是不求上进的“杨国忠”,又回击了黛玉的刻薄,敲打两个人的关系。由此可见,宝钗的严肃无趣与宝玉的风流轻佻是完全不能沟通的。


贾宝玉热衷于谈情,薛宝钗只对正经的仕途经济感兴趣,这是完全颠倒的两个人,如果他俩结合,贾宝玉整天面对一个教导他走“正途”的领导,而不是一个能懂得他的风趣幽默的妻子,想来,对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吧。


同样的一种性格,一件事,在一个人眼里是优点,在另一个人眼里就是缺点。宝玉的典故笑话,在黛玉和很多女孩眼里是风流,是才华,是幽默,在宝钗这样严肃的女孩眼里就是轻佻,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就是不尊重。


同样,说一个人象杨贵妃,有的人会理解为说一个人象杨贵妃一样美,有的人却会觉得自己是受到了菲薄,觉得别人是说自己胖,或者说自己是红颜祸水,是骚扰一样。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候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所以说,宝玉的才情,不是宝钗期待的那种能考取功名的实用的东西,而宝钗的端庄自持,在宝玉的眼里,也是枯燥无趣的表现。所以宝玉称宝钗为“山中高士晶莹雪”,既是称赞她的品格高洁,又是说她的性格冷静,热烈的暖男贾宝玉与冷香丸造就的薛宝钗是一对性格对比强烈的男女,这热与冷注定是相互吸引却也是背道而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