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春晋封皇妃,贾府人人欢喜得意,为何唯独宝玉却闷闷不乐?

(2021-12-10 08:50:49)
分类: 读书笔记

在《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贾宝玉的姐姐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自己的姐姐晋升为皇妃是家里的大事,在世人眼里,是件荣耀的事情,本是值得高兴庆祝的事,为何贾宝玉却视若无睹,“视有若无,毫不介意呢”?


原来,一个少年的喜怒哀乐与大人是不一样的,贾宝玉的烦恼是因为此时发生了三件让自己感到不开心的事,一是宁国府贾蓉的媳妇秦可卿死了,在贾宝玉的心里,秦可卿是一位完美的女性,美丽温柔,是贾宝玉的梦中情人,二是黛玉的父亲病危,把黛玉接走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自己是形只影单,三是自己的好友秦钟生病了,这些对贾宝玉来说,都是打击,所以,众人眼里的喜事,对贾宝玉却是不存在的,他烦恼的是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好友秦钟因为在秦可卿的葬礼期间,与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私会,受了风寒,不想与智能儿的私情被父亲发现,秦钟的父亲秦业被活活气死,秦钟此时也染病在床,命在旦夕,“秦钟本自怯弱,又值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


为何自家的姐姐晋升皇妃让贾宝玉无动于衷,秦钟的病却让贾宝玉怅然若失,闷闷不乐了呢?


其实,对于贾宝玉来说,元春固然是自己的姐姐,曾经在宝玉小时候教过自己识字,但这是元春对宝玉的记忆,而贾宝玉,似乎对这个姐姐已经记不大清楚了,毕竟,他还很小的时候,姐姐就进宫去了,所以,贾宝玉和姐姐元春的感情其实并没有那么亲近,因为不在一起生活,也就没有多少感情,贾宝玉对于姐姐元春,敬多于爱,疏远多于亲近。


而秦可卿、黛玉和秦钟这些都是和贾宝玉朝夕相处的,感情上亲近的人,所以,宝玉对她们的感情远远超出对元春的感情。


对于贾家的人来说,元春的晋封意味家庭门第的提升,是件值得夸耀和高兴的事,而对于一个少年来说,那些和自己感情亲近的人才是自己最关心的人,她们的喜怒哀乐才是贾宝玉最看重的,至于自己养尊处优的地位是因为什么才有的,这还不是贾宝玉思考的问题,他的喜怒哀乐来自于周围和他感情亲密的人。


说起秦钟,必须提秦可卿,正是秦钟的姐姐秦可卿让弟弟秦钟与宝玉认识的,希望他俩能一起读书上进,可没想到,秦可卿却死了,秦可卿的父亲又因为秦钟的不孝也死了,秦钟也命在旦夕,这些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又怎么能叫贾宝玉高兴的起来呢?


秦可卿是宁国府的长孙媳妇,“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是荣宁两府里被交口称赞的人,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去宁国府赏梅的贾宝玉“一时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于是,秦可卿帮宝玉安排了一番。


贾蓉之妻秦氏便忙笑回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了。”又向宝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嬷嬷、姐姐们,请宝叔随我这里来!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见她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在贾宝玉的心里,秦可卿是个温柔美丽的女子,正是她的美丽婀娜,让宝玉梦游了太虚幻境,秦可卿象是贾宝玉这个处于青春期懵懂期的少年的梦中情人,秦可卿充满女性温柔的卧房唤起了宝玉对于异性朦胧的情爱,梦中的警幻仙姑,可卿,既是宝玉对秦可卿的幻想,又是黛玉和宝钗的朦胧结合体。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秦可卿卧房里的陈设历来是人们好奇和猜测的迷宫。


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秦氏听了笑道:“这里还不好,可往那里去呢?不然,往我屋里去吧。”宝玉点头微笑。


有一个嬷嬷说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秦氏笑道:“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宝玉道:“我怎么没见过?你带他来我瞧瞧。”众人笑道:“隔着二三十里,哪里带去?见的日子有呢。”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了人来。宝玉便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涟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吩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同昌公主制的涟珠帐,西子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


这些都是传说中,宫闱里的香艳物舍,很多人讨论这些陈设是真的还是假的,其实,这些宝镜、金盘、纱衾和鸳枕应该都是秦可卿房中真实存在的陈设,因为非常的精致华丽,充满闺阁气息,所以在贾宝玉这个爱读杂书,爱杜撰的青春少年眼里,简直就是天堂,满足他对女性的所有幻想,难怪宝玉看到这样的房间,含笑连说:“这里好”。


贾宝玉在这样的一间充满香甜气息的房间里梦见了警幻仙姑,实际上,秦可卿就是贾宝玉的梦中情人,他人生中的性启蒙老师。


此前,贾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感情,都只是儿童,表兄妹之间天真无邪的打闹相处,而温柔迷人的秦可卿却是一个成年女性,所以,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感情是朦胧的。


当有一个嬷嬷说:“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


于是,贾宝玉由梦中情人秦可卿的推荐,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秦钟。


宝玉自见了秦钟人品,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二人一样的胡思乱想。忽又有宝玉问他读什么书;秦钟见问,便因实而答。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


宝玉对秦钟的喜爱和欣赏,说明在他的生活中,除了家人姐妹,能称得上朋友的人并不多,秦钟是宝玉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两个少年家庭出身不同,却彼此欣赏,却又被谣言所困扰,可见,被众人宠爱的贾宝玉是孤独的,被众人瞩目的同时,也被谣言所包围,即使是和一个同龄人交往,也会被人嫉妒和中伤。


秦可卿对别人提出“哪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这句话并不以为意,说明她心里很坦荡,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贾宝玉年纪小,和自己的兄弟一般大,所以,在自己的卧房睡个午觉又能怎么样呢?


焦大的那句“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的爬灰”,让天真的宝玉听到了,连忙问王熙凤“爬灰是什么意思”,叫王熙凤训斥了一顿,只好作罢。


宝玉不理解的这句话正是致秦可卿于死地的原因,秦可卿可以不理会别人说的“养小叔子”的话,然而,却难以抵挡更大的名誉损害和屈辱。


在秦可卿温柔甜蜜的睡房里留下美好想象的宝玉,却想不到这样美的人因为蒙上了不名誉的阴影而死去,这对于一个才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应该是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打击吧。以前读到这段的时候,并没有太注意,现在看来,却对宝玉充满了同情,第一个心里喜欢的人死了,第一个喜欢的朋友死了,这无论对于谁,都是一个打击吧。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年纪小小的黛玉从小就体会到了失去父母的痛苦,而看似父母双全,家庭完美的贾宝玉也不例外,即使身处膏粱锦绣之地,一样要面对生老病死的离别和痛苦。


更可悲的是,秦可卿将自己的弟弟秦钟推荐给宝玉,希望自己的兄弟能读书上进,谁知秦钟却体弱多病,因为和智能儿的私情被父亲发现,羞愤之下,染病身亡。


从在宁国府里见到秦可卿到秦钟死去,在一、两年时间里,贾宝玉目睹了秦可卿从生到死,秦家三口相继离去的过程,这样的人生变故,怎么能叫一个才十几岁的少年不悲伤呢?元春晋封的喜庆气氛与秦钟家破人亡的凄凉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喜事冲淡了丧事带来的不快,仿佛与哀愁无缘,殊不知,喜事中就潜伏着哀愁的因子,福兮祸之所伏,月满则亏,在所有人都得意喜悦的时候,谁又能明白,失去的悲哀呢。


一个美丽的女子,转眼香消玉殒,他视为好友的秦钟,也一命呜呼,这让还是少年的贾宝玉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无常,尝到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所以,在人人欢庆贾家的显赫荣耀的时候,贾宝玉却闷闷不乐,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初,那块无才补天,却因女娲点化,已经通灵的顽石想到人间经历一番,投身到繁华人世中来,却不想有美中不足和好景难以长久的缺点。


等到后来,贾宝玉又经历了金钏跳井,晴雯被撵,宝黛被拆散,掉包计等一系列人生的打击和失去,也就不难理解,贾宝玉终究还是出家的结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