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暨

(2019-06-11 14:07:31)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暨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暨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暨,形声字,读作jì。甲骨文、金文尚未发现此字形。在秦代的印章中,暨字为左右结构,左皀[jí],右上旡[jì],右下旦。隶书改成上下结构,上既,下旦。楷书写作曁,现规范为暨。本义太阳刚刚完全跃出海面。
       
        暨由既和旦构成。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左右结构,一边为盛满食物的食器,另一边为向后扭头的跪坐人形。人吃饱之后,就不会眼睛盯着饭碗了。本义用餐完毕,引申为已经。旦,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下结构,上为日,下为日在海面的影子,像一个圆圈。晴天或少云时,红日喷薄而出,脱离海面。这时,圆圆的太阳与其倒影难舍难分的样子。周代金文的旦字,有的仍把日和日影连在一起,有的填实,变成一横。隶变后,写作旦,或在日与一之间加个短竖,现规范为旦。本义海上日出瞬间太阳与光影相连的样子。因此,由于既和旦组成的暨字,就用来表示太阳刚刚全部跃出或脱离海面。
        《说文解字》:暨,日颇见也。(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解说有误。
        暨表示太阳刚刚完全跃出海面,引申为完成,实现,达成。《国语·周语·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各以利退,上求不暨。(大家都为自己谋利,国家的要求达不到。)
        在太阳完全跃出海面的瞬间,人们看到太阳和海面是连接在一起的,因此暨字虚化为描述两个事物关系的连词,表示和,与,同,及。《尚书·商书·盘庚中》:曷不暨朕幼孙有比?(为什么不同我的幼孙亲近友好?)如,张先生暨夫人。
        太阳完全跃出海面的那一刻,太阳在海面之上,因此暨字虚化为描述事物方位的介词,表示到,至。《尚书·夏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声威教化广播于于四海,东到大海,西至大漠,以及北方和南方。)如,暨南,暨今。

       暨字本义是太阳完全跃出海面的瞬间,说明此字产生在海边。远古太湖海湾,是暨字产生的地理基础,就像黄土高原的圆顶土山是阮字产生的地理基础和白洋淀的芦苇是莫字产生的地理基础一样。据研究,远古太湖海湾,就是现在的太湖流域。其范围包括今江苏省苏南地区、浙江省的湖州市、嘉兴市、杭州市的一部分,以及上海市的大部分。
        历史上叫做暨的地方很多,比如,今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乡,今江苏省江阴市,今浙江省诸暨市。从地理位置看,这些地方都属于太湖流域,即远古太湖海湾。后来,人们把这些叫做暨的地方统称为诸暨。

        或许,生活在远古太湖海湾的人,由于经常会看到海上日出,特别是关注到太阳完全从海上升起那一刻的样子,于是就用已有的符号既和旦组合起来,写作暨。凡是在海边能看到日出的那些远古氏族部落,都有可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作暨,并把暨字作为自己的图腾标识,各自建立方国暨国。目前,暨姓人口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带,是有历史原因的。
        据文献记载,暨姓来源有:
        1.源于封地。传说,彭祖有后代被封在暨,即今江苏省江常熟市莫城乡(现为莫城管理委员会),或者在今江苏省江阴市。其后代子孙以封地暨为氏,称暨氏。
        2.源于改姓。春秋时,越国大夫诸暨郢,曾奉越王勾践之命重金贿赂吴国,帮助勾践复国。他深知勾践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完成使命后没有回越国,而是在吴国隐居下来。其子孙把他的诸暨拆分为氏,分别称诸氏和暨氏。春秋时,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其支子以先祖名字概为氏,为避仇改为暨氏。
        暨姓如今人口约8万(2018年),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471位。

诗曰:
暨指太阳刚初升,
映红大海与天空。
自古暨今赏日出,
暨罗西施传美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