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边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边,形声字,繁体字写作邊,读作bin。尚未发现此字的甲骨文字形。周早金文《大盂鼎》左右结构,左彳[chì],右上自,右中丙,右下方。周晚《散盘》左中右结构,左彳[chì],中上自,中下万(方),右止。篆文左右结构,左辵[chuò],右上自,右中穴,右下方。隶变后,楷书写作邊,简化字写作边。本义走到看不见的地方。
邊,由臱[mián][bin]和辶[chuò]组成。臱,上中下结构,上自,中穴(丙),下方,是邊字的初文。臱字其实是一个故事:自己一个人,进入有着天然石门(丙)的洞穴之中。进洞之后,顺着洞中的道路走动(彳止),查看洞内情况,一直走到尽头(方)。此时,已经看不到进来的洞口。因此,臱的本义就是走到尽头。引申为看不见了。自己要寻找进来的洞口,就要向远处来的方向张望,引申为远望,眺望。
为了强调是自己走到尽头的,就在臱字上加辵(辶)。
引申为尽头。唐·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森林树叶簌簌落下,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滚滚而来。)如,边际。
引申为物体的最外缘。如,床边,桌边,岸边,水边,花边新闻。
引申为一个国家靠近邻国的领土一线。《左传·昭公十一年》: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我听说,五种尊贵的大人物不应在边疆,五种小人物不应在朝廷。)如,边境,边陲,边疆,边民,戍边。
引申为侧旁。如,城边,身边,旁边。
引申为不正。《礼记·檀弓》:齐衰不以边坐。(穿着丧服时,不能斜歪着坐。)
用在方位词的后面,有强调方位词的作用。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古代堡垒的西边。)如,东边,那边,里边,前边,上边。
引申为靠近。《史记·高祖本纪》:齐边楚。(齐国靠近楚国。)如,边海,边带(邻接,毗连)。
有一个含边的字笾[bin],本义用竹子编的器皿。笾的形状与豆类似,可以称之为竹豆。宴席时,笾用于盛放干果之类的食物,豆则用于盛放肉或者汤类食物。
据《百家姓》记载,边(邊)姓属地为秦代陇西郡。此地的万象洞有“华夏第一洞”的美誉。该洞正好位于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即秦代陇西郡武都道。
万象洞岩溶地貌形成于距今2.5亿年至3亿年之间,海拔1150米,属于坍塌成因为主的岩溶洞穴。总体走向为南西向,已探明总长度约5公里,共有5个洞室,最宽22.5米,最高40米,最窄处仅容一人能通过。万象洞又名仙人洞,五仙洞,相传五位仙人曾在此修炼。
或许远古人发现了万象洞,并入洞进行了探察,发现此洞非常之深。于是人们就用臱这个符号记录下来。
边姓极可能是发现、勘察甚至住在万象洞附近的人及其家族。他们以边作为氏族的图腾标识,人称边氏。
据文献记载,边姓来源有:
1.源自国名。商朝有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又称为边伯。其后人以边为氏。
2.源自子姓。周朝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氏。
3.源自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族人中有边氏分布。
边姓如今人口约41.8万人,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200位(2018年)。
诗曰:
洞穴尽头谓之边,
借指物体最外缘。
无边风月莫道远,
貌似天边实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