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万庆涛
万庆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226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堵

(2019-01-05 01:02:17)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堵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堵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堵,会意兼形声字,读作d。甲骨文字形尚未发现。春秋《子犯钟》(前636年铸)金文字形左右结构,左为郭(外城),右上为架起的木柴正在燃烧,右下为土。春秋晚期《郘钟》字形也是左右结构,左为郭,右上为燃烧的一堆木柴,右下为土台(口)。战国时期《云梦杂抄》竹简字形左右结构,左边的郭改为土,右边为者。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堵。本义在外城门口设置燃烧的鹿砦[lù zhài]和土筑的掩体等防御工事。
        堵,由土和者组成,核心是者字。者字本义是从地面往下挖坑,其上架起木柴或树枝烧火,与点燃的鹿砦类似。鹿砦,是由树干或树枝搭起的、形似鹿角的护城障碍物,俗称路障。
        古人在得知敌人来犯时,为保卫家园,就在外城(郭)的城门附近构筑这样的防御工事,前面是大堆燃烧的木柴,后面是用土堆起的掩体。这种防御工事,既可阻止敌人攻入外城,也可掩护己方战士击退来犯之敌,起到阻止敌人进攻和消灭敌人、保卫自己领地的目的。如,围追堵截。
        堵本义是燃烧的鹿砦和土堆成的掩体构成的防御工事。掩体和筑墙一样,原料都是土,这样构筑的掩体就像墙。引申为墙状物。(1)《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凡悬挂钟磬,仅悬挂十六枚钟或十六枚磬叫做堵,钟磬全都悬挂叫做肆。)(2)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在都偶过市廛[chán],闻弦歌声,观者如堵。(在京城时,偶尔从集市上经过,听到一阵管弦音乐的声音,观众之多好像一堵墙。)
        堵,是用构筑防御工事阻止敌人进攻,引申为用一切手段阻止、阻挡或阻塞的活动。如,堵住,堵塞,堵截,堵漏,堵缝。
        从物质的阻塞,引申为精神的阻塞,表示人心里不畅快,有话说不出,有苦无处诉。如,堵心,心口堵得慌。
        构筑防御工事的土建掩体,要有一定的体量,引申为表示墙的高度或面积的量词。(1)《说文解字》:堵,垣也。五版为一堵。(堵,墙垣。五层版高的墙算一堵。)(2)古代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堵姓,或许最初源自古代那些负责构筑防御工事的人员。人们把构筑防御工事的活动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堵。他们的后代就以先祖的职业为氏,并把堵作为家族的图腾标识,称堵氏。
        据文献记载,堵姓的来源有:
        1.源于封邑。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是执政大臣之一,与叔詹、师叔合称“三良”。因他被封于堵邑(今河南省方城一带),所以又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为氏,称堵氏。注意:洩是泄的异体字,是堵的反义词。寇,指来犯之敌。洩堵寇,或许是负责诱敌深入或者堵击入侵之敌的人。
        2.源于官职。西周时期,设乐官堵人,专职演奏编钟或编磬。其后人以先祖官职为氏。
        3.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有上大夫堵汝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4.源于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堵敖,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堵姓如今人口很少,没有详细数据。

诗曰:
堵指御敌筑工事,
阻击敌人入城去。
围追堵截灭贼寇,
观者成堵看好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