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莘

(2018-12-09 06:35:34)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莘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莘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莘,形声字,读作shn或xn。甲骨文、金文尚未发现此字。篆文也无此字。宋代《隶辨》有此字。楷书写作莘。本义细辛草。
        作本义细辛草时读作xn,引申义读作shn。
        细辛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又多又长的须根。叶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叶柄长8到18厘米,光滑无毛。莘,细辛草,是一种常见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远古人尝遍百草,发现辛这种草,挥发强烈的香味,吃起来很辣,还麻舌头。这种草还能治病,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并具有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作用。细辛草有一定的毒性。
        辛字就是远古人根据细辛草的形状画出来的。辛辣的味道就是从细辛草而来,辛是莘的初文。由于辛成为辣味所专用,于是,人们在辛上加草字头,写作莘来表示细辛草。
        由于细辛草的根细长,引申为长。《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莘其尾。(鱼在哪儿在水藻,悠悠长长尾巴摇。)
        细辛草成丛而生,其 根又多又细又长,引申为众多,一般叠用。《国语·晋语》:莘莘征夫。(众多出征的战士。)如,莘莘学子。

        远古时,在大量生长着细辛草的地方,人们发现长有大量细长须根的细辛草有药用价值,可能有利于这里人的健康。或许,那时的人认为这种草可以大量繁殖,就把这种草用“辛”这个符号记录下来,并用作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建立了方国辛国,人称辛氏。由于辛和莘都表示细辛草,因此,作姓时辛与莘可以通用,都读xn。只是后来,人们才把辛和莘区别开来。
        据记载,夏商时期同时存在着两个莘国。一个在今山东曹县莘冢集村,此地有夏朝莘仲君墓和莘国故城遗址,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另一个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一带,周文王妃太姒即此国之女。
        据文献记载,莘姓的来源有:
        1.出自姒姓,以封国名为氏。夏朝初期,夏王启封高辛氏之子挚于莘(有说封启的儿子于莘的),建立了莘国,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莘国灭亡后,其后代就以国名为氏,称莘氏。
        2.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时候有莘国,商汤娶有莘氏之女,其后代就以莘为氏。
        3.出自己姓。相传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即颛顼帝,其后代将高辛氏省为辛氏。有的写为莘氏(仍读辛)。
        莘姓如今人口很少,没有详细数据。

诗曰:
莘字本义细辛草,
味道麻辣根须长。
莘尾之鱼水中游,
莘莘征夫上战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