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万庆涛
万庆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226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白

(2018-11-02 19:42:17)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白

作者:万庆涛

        白,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字形都似一粒大米。为了表示立体,在米粒上加一横,有的用了两条折线,更加立体了。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白。本义大米粒。

        大米是白色的,远古人用“白”这个符号记录下来。本义很早消失,仅留引申义白色,并由此引申出更多的意思。

        引申为一种像雪或乳汁那样的颜色。与黑是反义词。《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于天地之间,一生好比透过缝隙看奔跑的白驹,一晃就成了过去。)如,白色,白米,白马。

        白色只有在光线强烈的情况下才能看到,引申为明亮。唐·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如,白昼,白日做梦。

        在光线明亮的情况下,一切都能够辨认,了解,引申为清楚。元·高启《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但是使君的冤枉没有伸雪,还是没有用的。)如,明白,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大米粒通体白色,没有任何杂质,引申为纯洁。如,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画画要在没有如何污染的材质上下笔,引申为空的,没有夹杂任何东西。明·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空白,白卷。

        引申为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徒劳。如,白忙,白说。

        引申为没有付出代价就得到。《红楼梦》: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如,白吃白喝,空手套白狼。

        引申为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如,自白,说白了。进一步引申为戏剧人物不唱只说。如,道白,念白。

        引申为口头语。如,白话文。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提出用口头语写文章,以替代文言文。

        文言文实际上是古代口语的书面化。由于年代久远,口语发展了,书面语则停留在过去,特别是科举制度,以经典为准,更加强化了这一点,造成现代人理解起来困难。

        引申为向公众或者恋人之间公开自己的想法。如,告白,表白。

        引申为向官府报告,禀告。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管理集市的官吏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了更大的府官。)

        古代丧葬时,有一套规矩,穿着不经印染的布衣,一般是白色,或接近白色,气氛要肃静,称之为白事,与结婚等喜事相对。如,红白喜事,红白理事会。战场上,投降者打白旗。

        中国文字读音复杂,有的可以按它的偏旁部首读,有的不行。如果把不能按偏旁部首读的字读成偏旁部首的音,就称为念白字。同样,用同音字取代正确的用字,称为写白字。如,赢和嬴,读作yíng,但羸却读作léi。古代的通假字,或许就是作者写了白字。

        革命者用红旗,因此称被革命者的对手为白的。如,白匪,白军,白狗子。

        伯,甲骨文也是白。可能远古人把能把稻谷去壳变成白米粒的人尊称为白,后来为了与白米粒区分,加单立人,写作伯。这导致伯有两个读音bi和bó。如,大伯[bi]子(丈夫的哥哥),伯[bó]父(和父亲同辈且年长的男子)。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白族以大米为主食,或许他们以吃的白米为族称。

        远古,人们开始吃带壳的稻谷。后来,有人发明了舂,把稻壳去除,得到白色的米粒。白姓,或许源自于最先掌握舂米技术的氏族部落。他们用白这个符号把白米粒记录下来,并且以白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称为白氏。

        据文献记载,白姓来源有:

        1.出自嬴姓。春秋时期,秦武公死后,其长子公子白未能继位。侯位被武公同母弟德公从公子白手中夺走。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

        2.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平王的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把熊胜召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

        3.出自姜姓。炎帝有个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4.出自地名。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氏。

        5.出自改姓或赐姓。蒙元时期,有西域巴喇哈纥城人察罕,当地人称白为察罕,因以名之。元仁宗赐姓白。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后裔中有白姓。

        6.出自古代民族。三国时期的氐族、北魏时期的白亚氏、五代时期的吐谷浑等,都有白氏。

        7.出自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裕固族、鄂伦春、土族、佤族、东乡族、苗族、撒拉族、锡伯族、裕固族等族均有白姓。

        当代白姓人口达280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79位。


诗曰:

白字本指白米粒,

本义变成引申义。

白手起家人敬仰,

白日做梦人鄙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