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印

(2018-10-30 18:14:36)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印

        印,会意字,读作yìn。甲骨文是左上或右上一只手,下为跪坐一人。金文大致相同,篆文字形变化,为上下结构,上爪下跪人。隶变时改左右结构,左爪竖起,右人变为卩,楷书写作印。本义按压印堂穴治病。

        印堂穴又称命宫,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按压印堂穴,可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用于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鼻渊,中医病名。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

        远古缺医少药,或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用手按压眉心部位可以治疗某些身体不适。按压会使眉心出现指痕,人们把这个过程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印。

        按压会留下可察觉的形影,引申为痕迹。如,印迹,手印,指印,脚印,足印,印子。

        能留下痕迹的物件,如图章、戳记,引申为代表机构或者个人的信物。《说文解字》:印,执政所持信也。东汉·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玺就是印章,印就是信物。)如,印章,印玺,印记,官印,印把子(比喻政权)。

       秦统一之前,无论尊卑,印章一律称作玺。自秦以后,天子及王的印章称玺,官员的印章称章,官府的印章称印。后来,印章推广到民间,普通人的印章,也可称印或章,口语称戳儿。现在官府的印章反而称章,如公章。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私人的印章用印字,如某某某印,或某某之印。如果人名最后一个字是印字,他的印章称为章,如某某印章,或某印之章。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称为印刷。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如,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印务。

        引申为外界事物反映在头脑中所留下的形象,铭刻,铭记。如,印象,深深印在脑子里。

        印章与所印出的图形一致,引申为相符。如,印证,心心相印。

        引申为盖章。《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稟者各一户以气(饩[xì],谷物)自封印。(由县令或丞和仓、乡主管人员共同盖章封缄,而给仓主管和乡主管稟给的仓佐各一门,以便发放粮食,由他们独自封印。)

        周代规定的刑罚之一,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叫黥面,也叫墨刑。到了宋代,还有这种刑罚,称作“打金印”。

        由于印字被引申义专用,按压出痕迹的意思则另造抑[yì](扌 印)字代替。

        印字本义为治疗头昏脑胀的按摩指法,或许最初掌握这种疗法的人或者家族把印作为自己的图腾标识,称印氏。

        据文献记载,印姓来源有:

        1.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有儿子睴,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氏,称印氏。

        2.源于官位。汉朝时期,御史台(御史府)行政长官侍御史之下设置有五位曹官, 分别是令曹、印曹、供曹、尉马曹、乘曹,各有司职。其中的“印曹”,专职掌管刻制印鉴之类符印的工作。在印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印曹氏,后分衍为印氏和曹氏。

        3.源于满族。清朝时期,设官吏印房章京,专职掌管将军府内的文书事务。在印房章京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的,汉化为印氏。

        4.源于蒙古族。北洋时期,北洋政府在蒙古各旗皆设置有印务梅伦、印务札蓝之官职。在印务梅伦、印务札蓝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其官职称之汉字为姓氏的,称印氏。

        印姓当今人口很少,排名在第300之外,具体数据不详。


诗曰:

治疗头昏压眉心,

此法从古用到今。

按压留下手指痕,

记录下来写作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