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景
景,会意兼形声字,读写jng。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尚未发现。篆文上下结构,上日下京。隶变后,楷书写作景。本义影子。
景由日和京组成,其中京字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上为高(城楼)去掉下半部分(城门),下为小。小是三条竖线,指太阳照到城楼出现的阴影。就是说,京就是影子。由于京为京城所专用,于是人们在京字上加日字,写作景来表示影子,强调阳光是城楼出现影子的原因。后来,景字为景色所专用,于是人们又在景字右边加彡,写作影,强调阴影。《说文解字》认为:“景,日光也”,不确切。
彡读作shn或xin,在古文字中有时表示影子,如穆;有时表示声波,如彭;有时表示花纹,如彰;有时表示长毛,如髮。
景的本义是影子。《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nng]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幽灵问影子说:“先前你走着,现在你停下;先前你坐着,现在你站起。你跟你的主人太紧了,你就没半点独立性吗?”)《荀子·解蔽》: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波动而影子也摇动,人们不会以此来判定容貌的美丑。)
影子由太阳或月亮照射产生,引申为太阳或月亮。唐·孟浩然《西山寻辛谔》: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亲切交谈忘黄昏,雅兴不减天已凉。)如,景纬(日与星),景西(太阳西斜)。
引申为太阳或月亮的光辉。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四十:曒[jio]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烈日炎炎似火热,皓月当空放光辉。)
由太阳引申为岁月,时光,光阴。汉·苏武《诗》之四: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愿您尊崇美德,时刻爱惜光阴。)如,景刻(时间),景旦(指冬至日)。
太阳照在高大的城楼产生的影子,引申为高,大。《诗经·小雅·车舝[xiá](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诗经·小雅·楚茨》:以妥有侑[yòu],以介景福。(请他们前来享用祭品,赐我们宏福无与伦比。)如,景山,景业,景福,景功,景员(广大的疆域)。
进一步引申为仰慕。李白《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为什么使人景仰爱慕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呢?)如,景伏,景从,景佩,景仰,景慕。
引申为祥瑞。《汉书·武帝纪》: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期。(十一月十一夜,天降祥瑞似白昼十二分明亮。)如,景光(瑞祥的光气,也指恩德),景云(瑞祥的云气),景瑞(吉兆)。
城楼是人造景观,引申为自然风光。《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肤浅的人只能看到外在的景色,深沉的人才能看到内在的风光。)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如,景点,景观,景区。
景色随季节变化,引申为变化的情况。元·高明《琵琶记》:晚景之计如何?如,晚景凄凉,景况,光景,景遇。
各个季节有不同的植物生长,出现不同的景致,引申为经济繁荣,兴旺。如,景气,景象。
或许古代女子出嫁的防尘罩衣像一道风景,借指(古代出门御尘的)罩衣。《仪礼·士昏礼》: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新娘登几上车,女仆为其披上避风尘的罩衣,于是驱车离开娘家前往夫家。)后来写作幜,专指古代贵族妇女穿的一种罩衣。
舞台剧需要不断变换背景,提示剧情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引申为舞台布景。如:内景,换景。进一步引申为因换布景而划分的舞台剧的段落。如,第二幕第一景。
摄影是光影艺术,随着要表现的对象不同,不断变换取景的远近,引申为光学名词。如,景深,近景,远景,中景。景深,指在镜头前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
据文献记载,景姓的来源有:
1.出自芈姓。楚平王,又称楚竞平王,其庶长子子西的后裔以先祖谥号竞改景为氏。有文献认为是楚大夫景差,辞赋家,其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
2.出自姜姓。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其支庶子孙以他的谥号为姓氏。
3.出自改姓。明代忠烈之士景清,本耿姓,后改姓景。景清改姓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考证。
4.出自少数民族。蒙古、满、达斡尔、景颇、朝鲜、阿昌、傣等族人中有景氏。
景姓如今人口大约44万(2009年),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209位。
诗曰:
日照城楼影为景,
景字初文原是京。
良辰美景莫错过,
高山景行大德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