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栾
栾,繁体字写作欒,初文为,读作luán。甲骨文、金文尚未发现此字。古匋字形中间木字,其上横的树枝两端各吊一个葫芦状的物体。战国时期《栾书缶》字形在古匋基础上,中间的木字和树顶变形为言。有字形写作,此为欒字的初文。战国时期,印玺中开始出现欒字。或者说,由于的字形中的木讹变为言,因此,人们只好在的下部添加一个木字以表示是一种树木,即所谓从木,声。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欒,简化字写作栾。本义栾树。
栾树又称灯笼树,或称吊钟花、女儿红,一种落叶灌木,株高一般3到6米,少数可达10米。花开呈钟形,密密麻麻挂在枝头,如同一个个小灯笼。秋季时叶片由绿变红,极具观赏性。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都有灯笼树。
灯笼树对磷质物质吸收能力较强,导致其树叶含有大量磷质物质。一到晚上,叶片释放出小量磷化氢气体,这些气体燃点极低,会自燃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远远望去,如同一盏盏路灯。
栾树又称大夫栾。周礼非常重视丧葬,以爵位高低划分坟丘的高低和种植什么树木。《周礼·冢人疏》: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杨。(天子坟地,种植松树;诸侯坟地,种植柏树;大夫坟地,种植栾树;士的坟地,种植杨柳。)
由于栾树的果实非常之多,类似人一胎多子,引申为多胞胎。古代栾与孪可心通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薛公子相魏昭候也,左右有栾子者曰阳胡、潘其于王甚重,而不为薛公。(薛公做魏昭王的相国时,昭王近侍中有一对孪生子名叫阳胡、潘其,很受昭王的器重,但不肯替薛公效劳。)如,孪生。
君王或者神仙所乘坐的车子,挂着很多铃铛装饰,如同蒴果挂在栾树之上,称栾车。车上的铃铛似栾树蒴果,开始叫栾车,后为示区别,因君王座驾的铃铛用金属做的,写作銮车,而神仙的座驾由凤凰驾驶,写作鸾车。《史记·封禅书》:畤[zhì]驹四匹,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各如其帝色。(每用驹四匹,由四匹木偶龙拉的木偶栾车一乘,四匹木偶马拉的木偶马车一乘,颜色与各帝相应的五方色相同。)
栾的初文为,其篆文形似树枝顶端的横枝托起两个栾果,引申为建筑物中起拱起作用的部件,即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称为拱。张衡《西京赋》:结重栾以相承。(构建多重拱形用于承重。)如,栾拱(屋架中承受梁木的曲木),栾栌[lú](屋中柱顶承梁之木,曲者为栾,直者为栌)。
栾姓源自于栾树,由于栾树在远古时代分布广泛,且长相特殊,特别是其果实如灯笼长在树上。或许人们当时希望多子多福,把栾树的这种多果实的树当成子孙繁盛的象征,遂把栾字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并以栾为氏。
据文献记载,栾姓来源有:
1.出自姬姓。西周末年,晋靖侯的庶孙宾被封在栾邑(今河北省栾城一带),世称栾宾。其后代于是以封邑地为姓氏,称栾氏。
2.出自姜姓。春秋时,齐惠公的儿子名坚,字子栾,他的子孙有用他的名字作为姓氏的,称为栾氏。
栾姓如今人口大约36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226位。
诗曰:
栾字本义灯笼树,
蒴果累累挂枝头。
檀栾借指竹秀美,
栾车凤辇街上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