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仇

(2018-09-21 18:55:40)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仇

        仇,会意字,读作chóu,qiú。甲骨文、金文均未发现此字形。篆文为左右结构,左人右九。隶变后,楷书写作仇。上世纪简化汉字,把雠(讎)合并到仇,其实二字来源不同。本义挥手击打。九为其初文。

        要弄清楚仇字,首先要弄清楚九字。九的甲骨文字形为一只手指伸开在空中挥动的手臂,义为挥手打击。在远古的采集狩猎时期,在人们还没有学会使用工具的时代,人们捕猎时,更多的是用拳头、手掌,最多是随手抓起地上一块石头挥向猎物。而打一次不中,就打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九次十次。

        在远古人的心目中,九次就是最多了。因此,久而久之,挥手击打的动作变成了代表多次的数字九。表达挥手击打之义,另加单立人(亻),写作仇。

        在远古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各氏族部落之间争夺食物是必然的。两个不同的氏族相遇,为争夺猎物,必然展开争斗。当对方夺走了猎物,被夺走的一方就会产生怨恨、敌对,仇引申为怨恨。《史记·刺客列传》: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的仇恨可以洗雪,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可以涤除了)如,仇恨,血海深仇,报仇雪恨。

        引申为怨恨的人,敌对的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仇敌,仇家,仇寇,仇雠[chóu,qiú]。

        仇雠,仇人的意思。《左传·哀公元年》:(越)与我同壤而世为仇讎。(越国和我吴国土地相连,而又世代为仇敌。)

        挥手击打,也可引申为抬手把人揽过来,表示亲密,引申为伴侣,配偶。在这个意义上,仇与雠成为同义词。《说文解字》:仇,雠也。

        雠,会意字,两只鸟(隹)在对话(言),本义求偶。包括人类在内,“食色性也”是动物的基本需求。人与鸟兽相同的是,如果求偶成功,皆大欢喜。不同的是,如果求偶失败,鸟兽会各奔东西,人则会变成仇敌。因此,雠也引申为怨恨,敌对。

        同类才能匹配,成为配偶,引申为伙伴,帮手。《诗经·国风·周南·兔罝[ j]》:赳赳武夫,公侯好仇。(武士雄赳赳,公侯好帮手。)

        还有一字与仇和雠相关,这个字就是逑[qiú]。鸟兽发情期,又称求偶期,雌性向空气中散发出吸引雄性的荷尔蒙。于是,雄性开始行走,希望找到发情的雌性,与之交配。逑的本义就是去寻找配偶,引申为伴侣、配偶。这与雠和仇形成同义词。《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总结一下,三个字的本义分别是:仇是挥手击打,雠是两只鸟求偶,逑是在求偶的路上。三个字都可引申为伴侣、配偶,仇和雠可引申为怨恨。

        传说,夏代有九侯国,即九方国。或许这个氏族部落是善于打猎,而且是赤手空拳打猎,可能是有很多大力士。远古时代,谁拳头硬谁就能生存发展。于是,他们把挥手击打这个动作记录下来,写作九,并以九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建立了方国九国。

        据称,九侯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另一说在河北磁县西北。商纣王时,九侯与西伯侯、鄂侯同为三公,后九侯被纣王所杀,九国被灭,国人有的以九为氏,有的加单立人,以仇为氏。作为姓氏和地名、人名时,仇读作Qiú。

        据文献记载,仇姓来源有:

        1.源自九国。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为九侯国。商末,纣王杀九侯。国人散居他处,有的以国为氏,称九氏,有的加人字旁,称仇氏。

        2.源自大禹后裔。传说大禹后裔子孙有九人偕同入闽,居于大诏(今福建诏安),死后为神,人称其为九侯,分别葬在诏安县东北的九座连烽之山上,因称九侯山。其后裔子孙称九侯氏,后省文简化为九氏、侯氏,九氏后有加人字旁为仇氏。

        3.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仇牧,为给被杀的宋缗公报仇,去找南宫万搏斗,结果被南宫万摔死。其后代以先祖名字为氏,称仇氏。

        4.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出自鲜卑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的侯氏部落有侯洛齐,后为仇氏族人收养,遂改为仇氏。出自氐族。氐族人在东汉及两晋南北朝时期曾在仇池山(今甘肃西和县城南四十五公里处)建前后仇池国。仇池国灭亡后,有氐族部众取故国名仇池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仇氏、池氏等。

        5.出自少数民族。达斡尔族、满族有仇氏族人分布。

        如今仇姓人口大约有40万(2010年),按照人口数量排名232位。


诗曰:

仇指徒手来打猎,

初文是九建方国。

恩将仇报不仗义,

不计前仇握手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