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万庆涛
万庆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722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阮

(2018-04-13 10:14:23)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阮

        阮,形声字,读作ruǎn。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最早的字形见于战国时期,左右结构,左阜(阝),右元。阜,土山,元,人的脑袋,圆形。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阮。本义圆顶土山。

        古阮国在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都城共在今泾川县城北水泉寺泾州古城。商末西伯侯姬昌开疆扩土,以密国入侵阮国威胁周为由,发兵一举灭掉密国,兼并阮国。《诗经·大雅·皇矣》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

        泾川县地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黄土梁、黄土峁(mǎo)起伏,沟壑纵横。黄土峁,指一种土山,其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跟人的脑袋非常相似。生活在此地的远古人,就以此山地貌命名称为阮。

        五阮关,今称紫荆关,位于今河北省易县,西汉时称上谷关,汉成帝时有五阮关之称。黄土高原地貌极不稳定,雨水冲击下,黄土呈沟壑连绵。西汉以沟(谷)命名关隘,东汉以土山(阮)命名。

        据文字记载,阮国是商朝时期由皋陶(封地在偃)裔孙阮髡建立的诸侯国。髡,读作kūn,是远古一种刑罚。髡刑,是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是一种耻辱刑,主要流行于夏商周到东汉。这说明阮与人头有关,但关于阮髡的文字记载非常之少,或许是根据阮字字义而附会的人名,也未可知。

        传说西王母诞生在泾川县回山,此传说始于五帝时代。当时的西方,是相对于如今河南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而言的,泾川县当然在西方。传周穆王曾经与西王母在昆仑山相见。昆仑山之昆,混沌之义;仑(侖),则与黄土峁的侧面地形相似。这里的昆仑山,有可能就是回山。

        阮,又称一种乐器,全称阮咸。是古琵琶的改进型。晋代有阮籍和阮咸叔侄同为“竹林七贤”,世称“大小阮”。后“小阮”用作侄的代称,如“贤阮”。阮咸善弹改进后的琵琶,这种乐器被称为阮咸,简称阮。

        古代生活在黄土高原地沟壑区的人,把形似人头的土山称为阮,他们把阮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建立方国,称为阮国,国人以阮为氏。这或许是阮氏的真正来源。

        有文字记载的阮姓来源有:1.源于偃姓。皋陶有后裔子孙阮髡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商末,西岐西伯侯姬昌率军灭了阮国,原阮国王族相约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阮氏。

        2.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九阮,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赵武灵王夺得。秦统一后设九阮郡,秦、汉之际,有住民以九阮郡名称为姓氏者,称九阮氏,后省为单姓阮氏。

        3.源于改姓。石姓有人改姓阮姓。春秋时卫大夫石石昔之后有在东晋时改石为阮者,南朝会稽余姚人石令嬴因得梁武帝宠爱,被萧衍拜为修容,赐姓阮,其家族或有以阮为氏者。

        4.源于少数民族。京、彝、回、壮、傣、蒙古、朝鲜、锡伯、苗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另外,越南主体民族是京族,阮姓占全国人口30%以上。

        阮姓现有人口大约96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92位。


诗曰:

阮字本指圆土山,

黄土高原很普遍。

古有阮国文王灭,

琵琶改进则称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