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年
年,会意字,读作nián。甲骨文是一个人背着收获的稻谷,有的脸朝左,有的脸朝右,有的人和禾相连,有的断开。金文把人和稻谷连写,篆文整齐化,人讹化为千,强调稻谷数量很多,进一步强化丰收的意思。隶变后,楷书写作秊,俗字作年。本义为收获稻谷。
年,1.丰收。《尚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你们在洛邑会有安乐会有丰年的。)北京的祈年殿的年,正是祈求上帝给人间五谷丰登的意思。
2.黄河一带,一般农作物一年一熟。因此,年引申为时间概念,表示春夏秋冬四季,从正月到腊月十二个月一个循环。
3.引申为一年的收成。《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tú)。(丰收年景谷物多。)
4.引申为一年的节点,成为一个节日。现在过年,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宋陈师道《早春》:度腊不成雪,迎年遽(jù)得春。(过了腊月不下雪,迎来年关就是春。)
5.引申为年龄。《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北山有愚公,年近九十岁,对着山居住。)
6.引申为时间量词。从正月到腊月循环十二个月的时间为一年。
当初,远古人们以年为姓氏,或许是为了祈祷好收成,粮食大丰收。又或许从事祈年的巫师,被人们叫做年氏。
年姓来源有:1.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后。春秋时期齐釐(xǐ)公有个弟弟夷仲年,他的侄子、齐釐公的儿子姜小白是齐桓公。夷仲年之子公孙无知,杀死荒淫无道的齐襄公,自立为君,不到两个月又被杀,姜小白继位,成为一代霸主齐桓公。传说,齐桓公认为,公孙无知为君只一个月被杀是凶兆。为辟邪,他以公孙无知父亲、他的叔父姜夷仲年名字中的“年”字为后代的姓氏,称年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年氏正宗。年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小白为得姓始祖。
2.源于芈姓,出自元末明初年遇春,属于音讹改姓为氏。年遇春,本姓严,其父为蒙元新附军一名万户,元末镇守滁阳,在助纣为虐对抗起义军中被击毙。年遇春遂避难至安徽怀远县,隐居在县北许家河柘塘村。明朝初期占籍,遂以当地乡音讹“严”为“年”,为怀远年氏之始祖。
3.源于契丹族,出自唐朝时期契丹族遥辇氏部落联盟,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满族的年尼雅氏和扎拉哩氏,属于汉化姓氏。
年姓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姓氏,在宋代《百家姓》中排名第498位。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综合分析,年姓人口不足十万。
诗曰:
收获稻谷是为年,
丰收喜悦在心田。
大年初一是今天,
来给各位拜个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