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苏

(2018-01-04 07:50:04)
标签:

老万说字

汉字趣谈

百家姓

杂谈


【老万有话】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苏

        苏,会意字,繁体字写作蘇。要想弄清楚蘇的意思,首先要搞清楚它的主要组成部分“穌”。

        穌是蘇的本字。金文的穌,是在魚鳃位置加“木”,表示用树枝穿鳃提鱼。后来稣字的“木”变为“禾”,提鱼的树枝变成了稻草。篆文规范化,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穌,简化为稣,本义是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

        用这样的方法捕鱼多了,吃不完,就放进水里,人们发现鱼又活过来了,认为是死而复生。稣,后来引申为复生。

        在“稣”字上再加草字头,写作蘇,俗字写作苏,或者另造一个会意字甦(sū),与稣意思相同,都是从昏死状态活过来。《小尔雅·广名》:死而复生,谓之苏。

        在远古人们这样捕到的鱼越来越多,吃不完,养活的少,于是就改用稻草穿过鱼鳃挂起来,开始晒鱼干了。人们这时能够用丝线等制成下垂的穗子,要起个名字。一看这跟很多稻草穿过鱼鳃挂起来晒鱼干的样子类似,因此叫苏,因为它会晃动,像鱼儿在水中,于是又叫流苏。

        有一种植物的花,也与很多稻草穿过鱼鳃挂起来类似,这种植物被称为苏,开紫花的被称为紫苏,开白花的被称为白苏。白苏又叫做荏,一年生草本植物。苒,茂盛,荏苒,感慨白苏虽然茂盛,但却一岁一枯荣,表示时间不知不觉流失。

        用稻草穿鱼鳃,就需要先有稻草,苏引申为割草或者拾草。《庄子·天运》: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爨(cuàn)之而已。(走路的人就践踏着它的脑袋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捡回家烧火做饭。)

        由割草拾草引申为取,屈原《离骚》: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用粪土填充香袋,反说花椒没香气。)

        引申为柴草。《颜氏家训·治家篇》: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还有那房屋器具,柴草蜡烛,没有不是用种植的东西来制造出来的。)

        或许,远古有个部落,擅长捕鱼,把捕到的鱼从河里用树枝(后来改用稻草)穿过鱼鳃拿回住处,吃不完的放进水里,鱼活过来了,这样,原始养鱼业从此开始。冬天河水结冰,捕不到鱼,他们就在冬天来临前,用稻草穿过鱼鳃,挂起来晒鱼干,防止腐烂,还能在冬天有鱼吃。因此,他们自称有苏(稣)氏。

       部落势力壮大后吞并温国(今河南温县)建立苏国,成为商朝一个诸侯国。商末,有苏氏因某种原因南迁,离开苏国,可能受到商王室的打击而灭国。

        后来南迁的有苏氏助周伐商,正是为了复仇。胜利后,有苏氏首领苏忿生成为周初司寇,负责刑狱、纠察事务。周武王赐苏忿生十二邑复建苏国,都城仍为温邑。西元前650年,苏国被狄族所灭,末代君侯苏明自尽,族人逃往卫国。族人以国为氏,是为苏氏。后来迁徙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繁衍至今。

        苏姓来源有:源流一,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周武王时,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为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春秋时,苏国被北方的狄人攻灭。其国人便以国名为氏,称苏氏。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源流二,来自外族的改姓。汉晋时辽东乌桓、北宋时西夏党项族、金国女真族均有改苏姓者。清朝满洲八旗中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改为苏姓,锡伯族苏木尔氏、裕固族苏勒都斯氏以及彝族阿苏氏、达斡尔族乌尔克氏,亦改姓苏。

        苏姓,在当代中国人口中排行第41位,有611多万人。苏姓的著名人物有战国时期韩国纵横家苏秦,东汉冀州刺史苏章,南北朝西魏政治人物苏绰,北宋词人苏轼、苏洵、苏辙,当代数学家苏步青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