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云
云,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都像天空舒卷的云层。云层变幻莫测,甲骨文的云,舒卷的方向有左有右。篆文线条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云和雲,现在规范为云。本义为云彩。如果转换回古文,凡是与天上的云彩有关的,可以写作雲,其余都只能写作云,千万不能闹笑话。
《诗经·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浓浓云雾空中飘,沾湿菅草和丝茅。)如,白云,彩云,乌云,云雾。引申为云状的物品,如云锦。为区别字义,云的本义另加义符雨,写作雲,其余引申义只能写作云。后来简化字去掉雨,恢复云的本义,写作云。
云在天空高不可攀,引申为高,如云梯。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脚穿谢灵运的登山鞋,身体爬上直冲云霄的天梯。)
天上的云,有时候非常多,云引申为多。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旗帜蔽日啊敌人多得像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个个勇争先。)
云字连绵作云云,表示很多,后写作芸芸,云字上加草字头,用草木繁多泛指东西很多。《庄子·外篇·在宥》:万物云云,各复其根。(万物纷杂繁多,全都各自回归本性。)
云云,表示纷乱。加绞丝旁,原表示纺织的丝线像云一样乱,写作连绵词纭纭,与云云意思相同,多用于形容言语、议论多而杂。汉仲长统《昌言·损益》:“为之以无为,事之以无事,何子言之云云也?”(以无为的精神来作为,以无事精神来做事,哪里有你说的纷乱呢?)
云云引申为语句中省略的东西,有如何如何,等等之义。《史记·汲郑列传》: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
古人对大自然还不能科学解释,天上有云,就像上天要说话“我要下雨”,云引申为曰,说。如:《论语》: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成语,人云亦云。
云由上天说话,虚化成语气词,类似现代人的口头语“话说”,用于句首、句中。1.句首。《诗经·国风·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话说心里念着谁?西方舞师真英武。)2.句中。南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一年话说就要过去了,为什么不鼓瑟吹竽欢乐一番呢?)
云用于句尾,与云云相同,意思是等等,相当于口语句子末尾说“什么的”。《史记·乐记》:故圣人曰礼乐云。(所以,圣人说需要礼和乐什么的。)
云姓起源有:源流一源于妘姓,出自黄帝的子孙颛顼的后代,颛顼后裔有祝融,是云氏的始祖。祝融之后受封于郓罗地,号为妘子,其后裔子孙遂为妘氏,后省去女旁而为云氏。
源流二,源于缙(jìn)云氏,黄帝时有分别管理一年四季的官职,其中夏官的官名叫做缙云氏,其后代以“缙云”两个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传到后来,再省缙字简称为云氏,今简化为云氏。
源流三,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后逐渐融入汉族。
源流四,源于少数民族,有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傣族、水族、裕固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云氏族人分布。
现如今,云姓人口较少,没有看到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