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谢

(2017-12-25 07:12:44)
标签:

汉字趣谈

老万说字

百家姓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谢

        谢,形声字。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可能是后起字。谢,由言 射组成。因此,要想弄清楚谢,首先要弄清楚言和射。

        “言”,指人说话,很简单,重点是“射”。射,会意字。甲骨文是箭在弦上,会意为已经开弓即将放箭。

        射,从楷书字形看,是身和寸的组合,但甲骨文的射,与身体的身、尺寸的寸没有半毛钱关系。甲骨文的射,大多写作弓与矢,形状有两种,一种是箭搭在张满的弓上,另一种是箭即将脱离弓的瞬间满弓回弹复位,也有的射字在弓和矢的基础上,加一只手(又)。

        根据考古出土的战国末期秦国云梦杂抄中出现的“射”,字形类似身 寸,弓讹化为身和寸(也是手),意思是箭已离开(没有了矢),满弓回弹,手未收回。这更形象地表达“射”的意思。

        因秦灭六国,以篆文统一文字。篆文承接自秦国文字,隶变后,楷书写作射。如果不追根溯源,从篆文看“射”字,很难想象其本义。

        另外,篆文不是没有矤(shěn),但这个字是蚯蚓的蚓字的前身。估计“矤”早于“射”作为蚯蚓之义,因此,表示弓箭发射的意思,只能另取字形,以示区别。

        既然“射”的本义是弓箭分离的瞬间,当然可以引申为离开,分离。由言 射组成的“谢”字,其基本字义就是用语言表示离开,辞别,用语言让别人离开。

        用语言使人离开,不接见,是为谢。《史记•春申君列传》:“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楚太子于是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而黄歇在客馆里留守,总是推托太子有病谢绝会客。)组词有谢绝。

        由分离引申为辞别,是为谢。《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记得那年初阳时,我辞别爹娘进你家。)

        离开现在的职务,辞职,是为谢。唐•王维《送张五归山》:“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同义词,谢职。

        箭要射中靶心,话要说到当面。当一个人受到他人恩惠时,需要当面或书面表达感激之情,是为谢。得到天地的庇护时,就说“谢天谢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赐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樊哙拜谢项羽,立起,站着把酒干了。)用东西或者钱表示感谢,称为“酬谢”。

        同样,如果觉得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也需要当面道歉,古代称为“谢罪”,现在用“请罪(请对方给自己治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闻听后,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负荆条,在宾客带引下,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这就是成语“负荆请罪”的来历。

        形容花朵离开最盛开的时候,开始衰败,是为谢。《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组词,凋谢,新陈代谢。

        人离开世界,死了,是为谢。如谢世,是死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谢姓来源,主要有三种。1.传说源于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之后的谢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这个谢国,或许是一个非常文明礼貌的方国。

        2.源于姜姓,炎帝之后,申伯后裔的封地谢邑,也是以国名为氏。申国王族子孙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谢氏,是为河南谢氏,史称谢氏正宗。现代谢氏族人绝大多尊奉申伯为得姓始祖。

        3.少数民族汉化。源于蒙古族,满族等。

        谢姓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有谢氏族人,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四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1107.6万。

        谢姓历史悠久,杰出人才不绝于史。1.谢夷吾,东汉时任巨鹿太守,荆州刺史等职。同时代的谢姓名人还有大儒谢该、高士谢弼等。2.谢承,三国时期史学家。3.谢安,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曾率领弟谢石、侄谢玄、子谢琰迎战苻坚的百万大军,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大获全胜。4.谢灵运,南朝诗人。开创了中国山水诗一派,世称“大谢”,其后人谢朓,则为永明体作家中的代表诗人,世称“小谢”,二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