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谈:圣
圣,大家都认识,读作shèng,组词有圣人,圣贤,圣旨,圣火,神圣,圣经,圣诞,圣僧,组词能力超强,据不完全统计,带圣字的二字词多达280个,还三字词、四字词若干。
其实,圣这个字并不读shèng,而是读作kū。甲骨文上为手形(又),下为土,表示用手挖土,意为挖掘。因为用手挖土很是辛苦,所以现在鲁西一带方言还说“圣吃圣吃”,用以表示刮挖硬物。清代诗人施补华(浙江乌程人)在《别弟文》中有“吾负母而逃,圣野菜充饥”,显然“圣”作挖讲,并非只有山东西部的人说。
以“圣”作声符的字只有怪字,其余所有的带圣的字,都是聖字的简化字。想想用手挖土很辛苦,自然心(忄)生埋怨、责怪。
聖,甲骨文是一个挺立之人(壬),用大耳朵听人说话(口),意为听觉灵敏,用来表示明达事理,无所不通,引申为最崇高的(圣地),品德高尚有智慧的人(圣人),或者在某一方面最专长的人(棋圣)。
聖简化为圣之后,特别是圣加忄旁成为妖怪的怪,总感觉怪怪的。
其实,聖简化为圣,大概和聖的草书楷化有关。草书楷书化是繁体字简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原则。简化字很多是草书楷书化的结果,但并不是每个字都适合楷书化,聖字简化为圣字,且与原本的圣字一样,让人不知所云。可以说,聖字简化为圣字,很失败,有木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