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荔枝增产不增收难题要多管齐下

(2014-07-04 16:16:07)
标签:

荔枝

销售

文化

品牌

深加工

分类: 公共政策
7月4日,南方都市报以《广州荔枝“保卫战”》为题报道了广州荔枝主产区从化、增城、萝岗等地荔枝丰收了,产量比去年增加800%,各地都使出浑身解数,从化举办大型展销活动,增城举办七场推介会,希望能最大量地通过传统销售渠道向国内外卖荔枝,或者通过电商网络销售。有专家认为,广东荔枝品种品质亟待提高,以解决荔枝滞销伤农现象。
作为岭南著名的水果,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写诗赞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可见在宋朝,荔枝已经成为岭南佳果,受到人们的喜爱。荔枝是大自然是对人类的恩赐,更是对岭南人的恩赐,它不但满足了岭南人的饮食需要,也为岭南人带来了财富。但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荔枝丰收给果农带来的可能不一定是财富,而是烦恼。他们由于销售渠道不畅,深加工技术不高,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
要解决丰产伤农的问题,传统的办法显然不那么给力,需要有新的思路。一是做荔枝期货。“期货农业”就是先找市场后生产,就是先为荔枝寻找好市场,等水果成熟就不愁销路。期货农业模式,在欧美国家作为最主流的形式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二是农业保险。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看天吃饭,天有不测风云,因此,大力推广种植业保险,提高果农的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果农的损失。三是加强荔枝深加工技术的研究。除了晒荔枝干外,还可以做荔枝酒,或者生产荔枝饮料,解决鲜果滞销问题。
另外,可以通过打造荔枝文化创意品牌,吸引游客来食用和购买荔枝。比如,高州可以利用“大唐荔园”做荔枝文化品牌,惠州可以用苏轼做荔枝文化品牌,其他地方都可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擦亮荔枝文化品牌,既解决荔枝的销售问题,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一举多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