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今天,作为广州市固废公咨委委员,到越秀的两个社区和天河的一个社区,就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进行了考察。考察中发现,由于普通市民对于垃圾分类投放的意义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定时定点投放的好处认识不足。因此,街道和社区在推动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过程,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和阻力。
首先,用同样的方式定时定点投放,在不同的社区结果也不相同。广州市1669万人口,有成熟的老城区,也有新城区,有城中村,也有农村,有低层建筑,也有高层建筑。比如,撤掉各楼层的垃圾桶,低层建筑小区问题不大,但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业主就出现了问题。有的高层小区,动辄30几层,200多户人家,撤掉各楼层的垃圾桶之后,他们定时定点投放的垃圾桶就要超大才行,而且从高层拿垃圾到楼下,即便是上下班或出来散步时顺手一出来,但一些脏水滴漏会把电梯弄得又脏又臭。其次,一些高档小区的业主对此不理解,认为他们交了垃圾费,现在还要自己把垃圾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投放,那垃圾费不是白交了,而且还要向他们收更多的垃圾费,这道理讲不通。再次,基层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非常努力,但由于垃圾处理整个顶层设计存在缺陷,让他们在推动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时,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尴尬。有的人把垃圾直接扔到楼下,有的还把垃圾扔到居委会或者物业的门口。
垃圾是城市矿产,垃圾分类的目的是让有价值的物质能够进入循环经济产业,重新加以利用,而不是直接进入焚烧厂一烧了之。政府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方式方法上还要仔细斟酌,特别是要认真听取和尊重市民的意见,从他们的意见中寻找与广州实际相适应的垃圾分类方法,政府与市民就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达成共识,鼓励和引导市民把垃圾分类搞好,把循环经济产业的平台搭好,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加强资源的重复使用。否则,只有政府强力推动,没有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就不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是万事未备,只有东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