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说(14·1)
(2022-06-26 18:31:08)
14·1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解说】
1、本章好懂,但需注意:开头三句话是孟子自言自语地发感叹,后两句中的“及”字显是“推及”的意思。据此可知,“其所爱”和“其所不爱”都是名词性词组,但后者才是指人,前者是“对其所爱的人的情感”的缩略。公孙丑听了不明其意,就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孟子答话中说的“以土地之故”等于说:由于争夺国土地的缘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句,请先看译文,知道句义后就知:这是拿战争的一个直接结果作“战”的状语,即前头省略了“不惜”二字,句末的“之”字无义。“将复之”的“将”字是“还想”、“打算”的意思,“之”字和后句“殉之”的“之”字,都是“战”的复指词。——末句头上的“是”字是前几句的复指词,后面的“之”字相当于“就”。
2、很明显,这一章是揭露说:不仁者和仁者相反,是以其所不爱“(推)及”其所爱。但我以为,这不属于“孟子思想”,就是说,这里,他不过是发泄一下他对梁惠王这个“不仁者”的“不屑”而已,并且是针对惠王的一个特定的行为表现而发(可参见1·5章),同时暗示:不仁之心可能把不仁者自己导致绝境:众叛亲离。
【辩析】
两个“及”字句,《杨著》的译文是:“仁人把他对待所喜爱者的恩德推而及于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却把他加给所不喜爱者的祸害推而及于他所喜爱的人。”《傅著》的意思差不多。——我觉得这译文太别扭,考虑到“其所爱”必是指情感,也即“爱心”,“其所不爱”就该是“爱心”的反义词,于是以“祸心”译之,得到的译文就显得文从字顺,且对仗工整了。在这语境中,是不会造成误解的。
【译文】
孟子说:“梁惠王真是不仁啊!仁人是把对待他所爱的人的爱心推及到他本来不爱的人,不仁的人(则相反,)是把对待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心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公孙丑(听了)就问他:“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梁惠王由于想争夺国土,就不惜让自己的百姓暴尸郊野,骨肉糜烂,也要驱使他们去作战;结果打得大败,还想再打;担心又打不赢,就驱使自己喜爱的子弟们去死战:这就叫做把对待自己不爱的人的祸心推及到自己所爱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