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又春
赵又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87
  • 关注人气:7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解说(13·29)

(2022-06-24 17:51:27)

13·29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解说】

    本章的“辟”字通“譬”;“轫”同“仞”(是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泉”是指地下水;“犹”相当于“仍然”;“有为者”后面省略了例如“行事”二字,故意思是:有作为的人总是把自己的行事看作是在挖井,深知未挖到出水就停止不挖了,哪怕有九韧深了,也只是得到了一口废井。所以这是教人做事要有恒心,要锲而不舍;不可半途而废,以致前功尽弃。自然,在孟子,这主要是针对人的“修身”而言。——本章让我记起孔子的这几句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覄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辩析

有人认为,本章不是针对人而发,而是针对事而发。《杨著》似乎就持这看法,所以给出的译文是:“做一件事情譬如掏井,掏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是一个废井。”——这与我的理解不同,但相通,也有根据:“有为者”可以是“做事”的意思。你信从哪一个?

 

译文

孟子说:“有作为的人总是把自己的行事看作是在挖井,深知未挖到出水就停止不挖,哪怕有九韧深了,也只是得到了一口废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