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解说(11·3)

(2022-06-17 17:00:48)

11·3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解说

这一章极为有名,理论较深,文字则很好懂,不必翻译。——这第三回合我不好说谁辩赢了,只能说他们提出了很高深的问题,表现了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1、告子说“生之谓性”,其中“生”字是指人的先天才质、禀赋,也就是人作为动物、生物所固有的属性。“生”字的这个义项是“性”这个词的“文字学根据”。所以这句话多翻译为“天生的禀赋(资质)叫做性”,而且这个理解虽然没有落实其中“之”字的用法,却似乎已经得到公允。——我的理解是:这个“之”字相当于“则”(《诗·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其中两个“之”字都是这用法。)故此句直译是:只要是(某物)天生的禀赋,那就可称为(该物的)性。

2、按说,把“性”定义为“天生的禀赋”,并不违反定义的规则,在逻辑上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孟子是把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有属性,也即有道德,看作人的本质即人性的,而从“生之谓性”这个关于“性”的一般定义,推出的结论是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人性”。这是孟子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他必须加以驳斥。他是用归谬法反驳的:头两次顺着告子的命题和回答提问:你说(人)天生有的就是(人的)性,就如说天生为白色的东西就说它有白性,是吗?告子自然作肯定回答。孟子就又问:(鸟的)白羽毛的白,和白雪的白,白玉的白,三者的“白”是相同的,即都是“白性”,是吗?由于告子着眼的是“白”概念的外延,这三者作为“白东西”是一样的,自然也作肯定回答。——孟子觉得告子“上钩”了,就质问告子:既然这样,那么狗性犹牛性,牛性犹人性,是吗?告子自然无言以对,《孟子》编者也让这次辩论到此结束。

3、试问,这一次孟子也真驳倒了告子吗?我的回答是:当然没有。——因为告子讲的是“性”的一般概念,即犬性、牛性,人性等等的共性,从外延看,犬性、牛性、人性都是它的种概念(下位概念),故而对于“牛之性犹人之性与?”他仍然可以回答“然”的。孟子是不明这个道理,还是故意偷换概念,用他定义的“人性”,亦即人之区别于一般动物性的特殊性取代告子的“性”概念呢?这就不好说了。

4、看来,对于一般(共相)与个别(殊相)的关系,当时的思想家们只是“接触”到了,尚未有清楚明确的观念,对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更未达到清醒的理性认识。

 

辩析

注家们对这一章的理解谈不上有错误,但我对他们做出的翻译颇不满意。下面是《杨著》的译文。——同我的译文比对一下,考虑是否我理解错了。

告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孟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好比一切东西的白色叫做白吗?”

答道:“正是如此。”

“白羽毛的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吗?”答道:“正是如此。”

“那么,狗性犹如牛性,牛性犹如人性吗?”

 

【译文】

告子说:“天生就有的禀赋叫做性。”

孟子说:“天生就有的禀赋叫做性,就如一切天然为白色的东西就叫有白性,是吗?

告子答道:“是的。”

孟子又问:“(鸟的)白羽毛的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是吗?”

告子答道:“是的。”

孟子就说:“照你这样说来,那么狗性如同牛性,牛性如同人性,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