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人间世篇》解说(4·8)

(2019-01-16 19:30:56)

4·8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逰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郤曲郤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解说】 

1、 这段话前面部分的主要内容,和《论语·微子》篇第五章的记载差不多,意思很好懂,只有几处须作说明。

 这里说的“来世”、“往世”,当是指理想的社会局面和以往的时日,不是下辈子、前辈子的意思;“成也”、“生也”对言,必是分别指成就功业和保全生命。

“莫知之载”、“莫知之避”就是“莫知载之”、“莫知避之”的改装,其中“莫”字是代词,“没有人”的意思,“载”是携带义(《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其中“载”字就是“携带、带着”义)。因为这里是把人生比作乘车前进的旅程,“载之”自是“在车上携带着它”的意思。

“临”的本义是从高处往下看,故“临人以德”承上句“已乎已乎”读来,就应是向他人炫耀德性的意思了。

“画地而趋”,是说在地上画个记号作界限,只能朝它前进,不能超过它;这里显是比喻自我约束束,不能与时俱进地转换目的与方法。

“迷阳”何义,我不懂,后见《正宗》有注曰:“迷阳:蒺藜。王先谦《庄子集解》:‘谓棘刺也。生于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楚舆夫遇之,犹呼迷阳也。迷音读如麻。’”我很以为然,就接受了这解释。——末句中“郤曲”的“郤”通“隙”,指空隙处,“曲”即曲折;故“郤曲”句必是说:避开困难,选择好走的地方曲折地行进(但高亨先生在其《诸子新笺》中说,“郤曲”即刺榆,是一种带刺的小树,故“吾行”二句同“迷阳”二句义同)。

2、与上一章联系起来看,这段话明显是从另一方面申说上一章的意思,即:当今不是有道之世,贤能之人不会得用,你去争取得用以求实现伟大理想,反而是没见识、少智慧的“德衰”的表现,不如顺乎形势,只求全身保命。——反过来,这似乎表明,我对上一章作的分析是切合实际的。

3、最后几句同上文没有联系,只能看作是对本篇全篇作总结了。——《人间世》全篇的主旨,注家们的体认似乎一致,但表述很不一样,《今注》说:“主旨在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以及处人与自处之道。”《方注》则说:“如何能做到‘涉乱世以自全’(王夫之语),这是本篇所论述的主要问题。”《正宗》的看法是:“意在探讨一种正确的处世方法,按庄子自己的话说,正确的处世方法应该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虚己’,二是‘顺物’,这就升华为一种处世哲学。”《感悟》的看法不一样:“一方面揭露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国统治者的凶残与丑恶,以及民众饱受遍地灾祸的悲惨,另一方面则提出在天下无道的情势下,如何体道处世,充分显示出道家体道思想乃是应付危难局面的大智慧。”《奥义》归结为:“因应外境,保身之后,继以葆德。”——我倾向于张恒寿先生的说法:此篇前三章是一类,后几章是一类,前者讲的是顺着对象自身的性状、规律去对待它,才能让它顺着你,最后实现你的目的这样一个“顺物”的道理;后者是讲“无用之用”的道理。因为这是原文的实际。是的,全篇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势而发。至于要不要认定为一种“处世哲学”,那就“自便”了。

 

辨析

1、 “莫之知载”和“莫之知避”,《今注》的译文分别是:“却不知道摘取”、“却不知道回避”。——这是把“莫”字看作副词,“不”的意思,以致动词“知”没有了主体,句子没有了主语。

2、 “何如德之衰也”句,《方注》翻译为:“为什么怀着盛德到这衰败的国家来呢?”这是把“如”字看作动词,去义,又以为“德之衰”是隐喻楚国。仅就这一句看,也说得通。——“福”、“祸”领出的四句,它翻译为:“幸福比羽毛还要轻,却不知道受用;祸患比大地还要厚重,却不知道回避。”同样没有看出“莫”字在这里的含义。

 

译文

孔子来到楚国,楚国狂人接舆经过他下榻的旅店门前时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为什么倒退得如此之快!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了的世界已经追不回来。天下有道之时,圣人才有望成就功名;天下无道之日,圣人也只能求生保命。今天这个时代,更只可以追求免遭刑戮之灾。幸福比羽毛还要轻,却没有人知道携带;灾祸比大地还要重,也没有人知道避开。作罢吧!作罢吧!别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德性。危险啊!危险啊!总把自己的眼睛盯着某一颗星。蒺藜啊!蒺藜啊!不要妨碍我前进;拐弯抹角地择道而走吧,免得刺伤了我的脚后跟。”

山上的树木是因为自己对人有用才遭到劫掠,油脂灯是因为自己能够发热照明才受煎熬,被烧个精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