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人间世篇》解说(4·1-9)

(2019-01-08 02:31:24)
4·1-9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解说】
颜回听了孔子对他新设计的否定性评论,又提不出更新的设想了,就请求孔子作具体的指点,于是孔子教他“心斋法”——这段话比较容易领会,但须注意:
1、第一组问答中,颜回说的“无以进”是“我再拿不出新设计来了”的意思:“进”字是奉献、送上义;“敢问其方”的“敢”字是敬辞,“其方”是指孔子可能已经想好了的方法、方案:“其”字是指代“意之所属”。——孔子的答话,开头两句的意思是:你先“斋”吧,到时我会告诉你的:这里,“将”是表示时间的副词,相当于“才”,“语”是告诉义;接下说的两句是针对颜回想去“改造”卫君的目的而发,“其易也”的“其”字相当于“岂”,故意思是:带着特定意图去做某事(“有心为之”),哪会容易达到目的(“其易邪”)?最后两句中的“之”字是指代“有心而为之事”(“易”字用作及物动词了,意动用法),“者”是表示假设关系;“皞天”即“昊天”,相当于今人说的“苍天有眼”的“苍天 ”;“宜”是“适当”义,“不宜”是说“老天都会认为不公平”。
2、第二组对话只是解释一个误会:颜回以为孔子要他“斋”是指进行祭祀活动之前的“斋戒”(只吃素食,不吃荤),所以他回说了那样几句话:其中的“之”字和“唯”字都是无义的衬字;“茹”相当于“吃”;“为斋”即进行“斋”的活动;“则”字是表示两件事时间间隔很短,此处可翻译为“现在就能”。——孔子答话的意思是:你这说的是祭祀前的“斋戒”,不是我要你做的“心斋”。足见“心斋”是名词,单个“斋”字可用作动词,指从事“心斋”的修养功夫。
3、第三组对话主要是孔子回答颜回的“敢问心斋”之问,所以是具体讲述做“心斋”功夫的“操作步骤”。这段话宗教味很浓,究是何义,各人的领会可能很不一样,还不好说哪个说法较为正确。我的理解是:①“一志”的“一”动词化了,“志”是心思义。②所谓的“听”是“感知”的意思,即“耳”在这里是所有感官的代表,“听”指接受感性知识。③“气”是指人排除了感官和理性思维的认知作用后所处的一种虚静状态,也即只有“气”存在的自然状态:“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所以用“气”来指谓这状态。④“唯道集虚”的“集”字是“达到”义。⑤据此可知:“道”和“虚”可说“同指而异名”:前者是正面的、肯定的表述,指人达到的最高境界,从而是目的,是归宿;“虚”是消极的、否定的说法,指人在清除了一切欲念之后的存在状态;“心斋”则是让人进入“虚”的状态亦即达到“道”的境界的“修炼”过程。——“斋”本来就意味着“戒”,是要你不做什么,即“所要的”是“没有了什么”的状态,因此,“心斋”带有“指令性”,是“练功夫”,不就是目的。姚曼波女士说:“‘心斋’的目的是要让精神从世俗的观念和纷扰中超越,提升到道的高度。”这领会大概不会有错。
4、我还想补说两点:
①“耳止于听,心止于符”,不是指令如何使用耳与心,而是说要做到“耳不听,心不想”:“止”为“停止”义,“心”的功能是思考、推论,以求所思与对象相“符”,“符了”也就意味着思维活动不必再继续,也即可以“止”。
②“虚而待物者也”句中的“待”字是“对待”、“处置”义;“物”是“待”的受体,也即作为主体的人的对象,亦即客体;“而”字是起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作用;故“虚而待物”是说:对待外物时根本“不凭借什么了”,质言之,不需要中介了;这意味着消除了主客的对立,也即达到“物我同一”了。
 
辩析

1、第一组对话中孔子说的几句话,《今注》的译文是:“你先斋戒,我再告诉你。你有了成心去做事,哪里有这么容易呢?如果你以为容易,那就不合自然的道理了。”——《方注》的差不多。

2、孔子介绍心斋的话,《方注》有个注释是:“虚:喻空明的心境。”其译文是:“专一你的心志,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灵去体会,不要用心灵去体会,而要用气去感应。耳朵的作用仅限于听闻声响而已,心的思虑仅能与外物相合而已。至于气,乃是以虚空容纳万物的。真道唯聚于空明虚静的心境,这就是心斋的妙义。”——《今注》的差不多,它也有个注释是:“气:气息。”
 
译文
颜回说:“我再也想不出新方案了,请问先生您有好办法吗?”
孔子说:“你先‘斋’吧,斋后我会告诉你的。人要是怀着特定的目的去做事,哪会容易成功?如果容易做成,老天都会认为不公平。”
颜回说:“我家很穷,我已经好几个月没喝过酒吃过荤了,因此,我现在就可以斋吧?”
孔子说:“你这说的是祭祀前的斋戒,不是我要你进行的心斋。”
颜回问:“请问什么叫心斋?”

孔子说:“做心斋的功夫时,你要心思专一,先要做到不用耳朵听而用心听,然后还要做到不用心听而是用气去听!这时候,你就会耳朵不听什么了,心也不想什么了;因此,所谓气,就是对待外物已经不需要有任何凭借了。只有道能够达到虚,达到虚的途径就是心斋。”《庄子·人间世篇》解说(4·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