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4)
【原文】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銒、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译文】
不受世俗牵累,不以生存意识的好恶判断来矫饰自然万物,不让思维用于维护统治而苟同于众人,不嫉妒其他劳心者为维护统治之道所得到的名利。只希望天下能够处于没有战争的安宁而让黎民百姓得以维持生存。人人与我一样都是利用自然万物来得到维持生存的给养,让毕生都能满足自身生存所需直到生命的终止,以此来表白自己的心愿。古人所提倡正确利用思维认识自然规律之“道术”而在当时之世具有这样来继承的人。像宋鈃、尹文这样的人听闻其风就乐于继承。把思维只用于维持自身生存享受服务而“不争”视为华山之冠并用以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接受自然万物的赏赐是用以区别能够宽恕人类对其利用之物为始。语言文字都是用于描述“心”所形成的认识结果,因此把思维认识结果描述出来命名为“心之行”。以思维与生存意识都能够得到高兴而合欢,用以调和海内天下人之性情。请求和希望人们都能与自己一样来摆正思维认识以“不争”为主。遭受侮蔑也不以为辱没之耻,为解救人们相互掠夺社会财富的争斗,达到禁止攻伐平息干戈,从相互残杀的战争中来拯救世人。以引导人们思维认识处于“不争”而周行天下,对统治者进行游说对黎民百姓进行示范传授。虽然天下人没人听取其“不争”的游说,仍然强行宣扬遭人厌烦的噪音而始终不愿舍弃。所以说:尽管人们都讨厌而他们还是要强行宣扬其理论啊!
尽管如此,他们为人类的生存而忧虑得太多,为自己的生存享受需求得太少,说:“我们只想保持每天有五升饭就足够维持生存了。”不仅先生们吃不饱,弟子们也常常处在饥饿之中,但他们仍然念念不忘天下人的安宁生存,日夜不休地进行游说。说:“我们属于同类都必须得存活下来啊!”这是其贪图成为孤傲救世人士之美名啊!说:“作为君子用不着苛刻地计较,只要不把自身生存意识的好恶判断假定为自然万物的本质就行。”以为其他利用思维的方式都无益于天下人,世上能理解“不争”之明的人好像总不如自己。以禁攻息兵为外在条件,以清心寡欲为内在思维认识的要领。无论从宏大的方面说还是从细微的方面说,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还算适宜却无可奈何地中止于没有普遍引导人们正确利用思维认识自然规律之“是”啊!
本篇文字虽涂鸦,但均为原创。
转载或挪作他用,望尊重版权函告
邮箱:nianzhiren@sina.com
慎重关注本博,也许无法回报!
我关注他博,也无需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