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美国政府派卫生部长访台并发声,公然践踏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背弃了一个中国的政治原则,颠覆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必然给予有力的反击。
特不靠谱政府已经挑战中方底线,中方要严正声明,坚决反对,敦促美方改邪归正,如美方一诣孤行,中方要与美方彻底断交,台湾若公然宣布独立,中方必不惜一战,解放台湾,对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反动势力,坚决打击。
我们珍爱和平,但我们不怕战争。战争是一种态度,输赢不必计较,况且现代大国战争,可能不会有赢家。但面对强权的威逼和武力挑战,不亮剑就
(2020-05-17 10:43)
标签:

杂谈

抗疫战争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1.领导者不可能是全才,可以不懂防疫知识,但不能没有防疫意识。

 

标签:

历史

文化

晋灵公不行君道,加重征收税赋,用以修筑豪华宫室,满足奢侈生活。此公心黯意曲,恣肆无忌。曾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而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恐惧慌乱情形,以此取乐。因为厨师没有炖熟熊掌,就杀了厨师,并将死尸放在畚箕里,命宫女用头顶着走过朝廷。正卿赵盾等人看到死尸的手露出来,大为惊骇,问明杀人的原因,都为晋灵公的所作所为感到担忧。

标签:

转载

标签:

历史

晁错是西汉文景时期的著名政论家,他才学出众,勇于任事,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御史大夫晁错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央集权与诸侯割据的尖锐矛盾,消除王权对皇权的严重威胁,巩固大汉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千秋功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景帝为实现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是,开始“削藩”。晁错力主“削藩”,无疑是忠于汉室、维护汉王朝封建秩序的正确政治主张。景帝通过“削藩”,使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诸侯王国领郡由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的郡由15郡增加至44郡,实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朝廷“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取消“诸侯皆赋”,仅保留其“食租税”,并且收夺盐铁等利源及其有关租税,使诸侯王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施行“削藩”之策,切实强化了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然而,力主“削藩

标签:

历史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两者相差二百多年。但是屈原编组的《九歌》保存的原始文化宗教信息、神话浪漫主义色彩、文学艺术成就却远高于孔子删编的《诗经》。

 

标签:

历史

寒食节源于周代以来的“禁火”制度,寒食节这天官员敲着木铎提醒人们不许烧火,只能吃寒食节前备好的食物。寒食节还有郊游、扫墓等活动。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与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有直接关系,但这个故事充满常识错误,最不靠谱。

http://p98.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32382354236467425c5

标签:

历史

田单是齐国田齐宗室的远房亲属,原本只是齐国都成临淄的市场管理员,乃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然而,风云际会,乱世出英雄。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齐亡国指日可待,在国家存亡之秋,小人物田单脱颖而出,以连环奇计大败燕军,一举复国。

乐毅率五国联军只用半年时间就连拔齐国七十余城,仅有即墨和莒城没有攻克。即墨大夫出战身亡,即墨城群龙无首,因为田单“多智习兵”,被即墨人拥立为即墨城守将,希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田单也确有本事,以一连串的智谋奇计,终于成功复国。

 

标签:

历史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一月初一,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 '。从而使楚军得以全部顺利渡过泓水。楚军渡河后开始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禁卫军悉为楚军所歼灭。只是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身受重伤的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战后国人皆怨襄公指挥不当,宋襄公却向臣民辩解说:'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君子不重伤(不再次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擒二毛(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

标签:

历史

犬丘是先秦时期的地名称谓,见诸史籍的犬丘至少有四个,分别是东方的宋国犬丘(今山东曹县)、卫国犬丘(今河南永城)和西方的关陇地区的犬丘(今陕西兴平市)、西犬丘(甘肃礼县)。段连勤先生曾在《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嬴的起源地、族属问题》一文中作过精辟论述:“地名有丘字,是我国东方夷人居住区所特有的……关中的两犬丘,显然不是本地人的居址,而是畎夷迁入关中时从东方带来的(历史地理称之为地名迁移)。由山东曹县、河南永城的犬丘,到陕西兴平、甘肃的犬丘,这正是畎夷从东方移至西方所走过的足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