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球打结实是正道
(2012-08-18 10:58:24)
标签:
高尔夫高尔夫初学者挥杆体育稳定练习场好成绩 |
分类: 我的中年人学球方式 |
前两天,儿子忽然愿意练球,就带着儿子去练习场,一则教儿子打球,自己也摸摸球杆,看看上次找到的感觉,是不是还在。练球少的人,最大的担忧。
还好铁杆击球很舒服,扎实,有距离,自己还算满意;当然不是没有杆都能打好,这些好的感觉,不过是击出好球以后的感觉。
要把铁杆击球弄得很扎实,这是我的学球标准,也是我对高尔夫认知的感悟。
不管什么理论,什么挥杆模式,最后都要落实到击球上面,最重要的两个标准:一个是距离要远(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有差异),第二击球要扎实(这个人人都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忽悠,其实这个也是评价一个教练的标准,对一个业余初学者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成绩和练习的时间长短、强度成正比;只有扎实的击球,才是稳定高手的标志之一。
前一篇我写了花五年时间,就为追求一号木的距离,其实还要再加追求铁杆的扎实击球的距离,这个也特别容易反复,常常偶露霞光一现,第二天踪迹皆无。大约前年有段时间,练习场去得勤,击球很扎实,距离也远,后来因为工作忙,停顿了二个多月,再打就是用手极多,击球不舒服,距离也短了很多,当然,这是高尔夫练习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练习多,击球就好很多,练习少了,击球就差,我将这个现象归结为,是对经验主义挥杆认识的片面性,这种现象也从另一个方面的说明,即使动作不是很正确,通过大量的练习还是可以让挥杆显得流畅,获得一定的成绩。
去年,我对挥杆的认知,逐渐地集中到腰胯之间,腰胯的动作准确了,不需要大量的恢复性练习,就可以击球很好;当然稳定的击球还需要大量的重复训练,再过渡到流畅扎实的击球。
正确的腰胯动作,可以帮助上半身的放松,这样就可以最短时间恢复到轻松击球的状态。
这里我想向初学者介绍一个基本感念,就是稳定击球和正确击球的认知和区别。一个优秀职业球员的挥杆概念,就是这两者整合,就是稳定地用正确的方式击球;我前文所述的“终于打远”和现在“扎实击球”都是感觉接近我的正确方式击球,但是不是稳定击球,稳定击球需要用正确的方式,经过反复大量的练习,才能有所得。
再补充一个概念,所有高尔夫的好成绩都是建立在稳定挥杆之上的,动作再好,再正确,没有稳定挥杆都不能取得好成绩;一个职业球员,挥杆再好,如果没有刻苦的训练,就不可能获得稳定挥杆,也就不会好成绩。一个业余选手,动作不标准,但是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挥杆稳定,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不正确的挥杆,一个是损失距离,一个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原因,所以,没有正确的挥杆,就不能成为职业选手。
在初学阶段,教练的教学和初学者自习的都是以正确的挥杆为标准,如果在这个阶段,追求成绩,就会忽略正确挥杆的塑造,留下很多遗憾,我前面也说了,大量的练习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稳定挥杆,很多对运动理解不多的初学者,比较容易用下场的成绩来代替正确挥杆的评判标准,结果就是成绩增长很快,很快就会达到瓶颈,这是非正确挥杆经过极大量练习提高成绩的缺憾之一;结果只要训练量一少,成绩就大踏步后退;这种非正确的挥杆对于极大压力下的击球,容易犯错;打好成绩对球场有挑剔。
正确击球如何过渡到稳定击球,我的练习方式,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10球算一组,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两个球是好的,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过渡到10球有7-8个是好的,这个样的挥杆就比较稳定;再将这种稳定性放到球场上的进行检验,因为环境变了,挥杆也会产生一定的走形,这是正常的现象,需要找到走形的原因,然后回到练习场进行巩固,这样反复循环,一段时间,就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好的挥杆。
初学一定不要强求稳定,而要追求距离,继而追求击球扎实,后者更难,只有获得了基本的距离和扎实击球以后,才能进入稳定击球的阶段,如果这种扎实击球稳定下来以后,成绩就不会上上下下的大幅度变动。
所以,从这个来判断,我觉得如果能够解决击球扎实的都是好教练。以上建言对于周末球手不适用,对于想成为职业球员和业余高手的人,这是必由之路。
将球打结实是正道
前两天,儿子忽然愿意练球,就带着儿子去练习场,一则教儿子打球,自己也摸摸球杆,看看上次找到的感觉,是不是还在。练球少的人,最大的担忧。
还好铁杆击球很舒服,扎实,有距离,自己还算满意;当然不是没有杆都能打好,这些好的感觉,不过是击出好球以后的感觉。
要把铁杆击球弄得很扎实,这是我的学球标准,也是我对高尔夫认知的感悟。
不管什么理论,什么挥杆模式,最后都要落实到击球上面,最重要的两个标准:一个是距离要远(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有差异),第二击球要扎实(这个人人都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忽悠,其实这个也是评价一个教练的标准,对一个业余初学者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成绩和练习的时间长短、强度成正比;只有扎实的击球,才是稳定高手的标志之一。
前一篇我写了花五年时间,就为追求一号木的距离,其实还要再加追求铁杆的扎实击球的距离,这个也特别容易反复,常常偶露霞光一现,第二天踪迹皆无。大约前年有段时间,练习场去得勤,击球很扎实,距离也远,后来因为工作忙,停顿了二个多月,再打就是用手极多,击球不舒服,距离也短了很多,当然,这是高尔夫练习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练习多,击球就好很多,练习少了,击球就差,我将这个现象归结为,是对经验主义挥杆认识的片面性,这种现象也从另一个方面的说明,即使动作不是很正确,通过大量的练习还是可以让挥杆显得流畅,获得一定的成绩。
去年,我对挥杆的认知,逐渐地集中到腰胯之间,腰胯的动作准确了,不需要大量的恢复性练习,就可以击球很好;当然稳定的击球还需要大量的重复训练,再过渡到流畅扎实的击球。
正确的腰胯动作,可以帮助上半身的放松,这样就可以最短时间恢复到轻松击球的状态。
这里我想向初学者介绍一个基本感念,就是稳定击球和正确击球的认知和区别。一个优秀职业球员的挥杆概念,就是这两者整合,就是稳定地用正确的方式击球;我前文所述的“终于打远”和现在“扎实击球”都是感觉接近我的正确方式击球,但是不是稳定击球,稳定击球需要用正确的方式,经过反复大量的练习,才能有所得。
再补充一个概念,所有高尔夫的好成绩都是建立在稳定挥杆之上的,动作再好,再正确,没有稳定挥杆都不能取得好成绩;一个职业球员,挥杆再好,如果没有刻苦的训练,就不可能获得稳定挥杆,也就不会好成绩。一个业余选手,动作不标准,但是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挥杆稳定,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不正确的挥杆,一个是损失距离,一个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原因,所以,没有正确的挥杆,就不能成为职业选手。
在初学阶段,教练的教学和初学者自习的都是以正确的挥杆为标准,如果在这个阶段,追求成绩,就会忽略正确挥杆的塑造,留下很多遗憾,我前面也说了,大量的练习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稳定挥杆,很多对运动理解不多的初学者,比较容易用下场的成绩来代替正确挥杆的评判标准,结果就是成绩增长很快,很快就会达到瓶颈,这是非正确挥杆经过极大量练习提高成绩的缺憾之一;结果只要训练量一少,成绩就大踏步后退;这种非正确的挥杆对于极大压力下的击球,容易犯错;打好成绩对球场有挑剔。
正确击球如何过渡到稳定击球,我的练习方式,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10球算一组,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两个球是好的,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过渡到10球有7-8个是好的,这个样的挥杆就比较稳定;再将这种稳定性放到球场上的进行检验,因为环境变了,挥杆也会产生一定的走形,这是正常的现象,需要找到走形的原因,然后回到练习场进行巩固,这样反复循环,一段时间,就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好的挥杆。
初学一定不要强求稳定,而要追求距离,继而追求击球扎实,后者更难,只有获得了基本的距离和扎实击球以后,才能进入稳定击球的阶段,如果这种扎实击球稳定下来以后,成绩就不会上上下下的大幅度变动。
所以,从这个来判断,我觉得如果能够解决击球扎实的都是好教练。以上建言对于周末球手不适用,对于想成为职业球员和业余高手的人,这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