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体质之 阳虚体质
辨证体质好养生,体质辨证是关键。你是阳虚体质吗?
一、阳虚体质有哪些表现
阳虚体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畏寒怕冷。
阳虚体质的畏寒怕冷,尤以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手冷过肘、脚冷过膝。(如果仅仅是手指脚趾发凉,位置都不超过腕关节和踝关节以上,未必就是阳虚。那会是什么?可能与血虚、气虚、气郁、肌肉松弛无力等有关系。) 阳虚体质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护后背和腹部。
阳虚体质常见夜尿,小便多而清白。如果是老年人,出现夜尿多是阳气正常衰老,应属于正常衰退现象。而小孩子尿床、中年人和青年人经常夜尿,就是阳虚。寒凉食物和抗生素、清热解毒类的重要,要尽量避免,以免伤及阳气。但是,如果只是冬季天冷的时候,小便增多,或者偶有夜尿,不应算作阳虚。
阳虚体质可能会经常腹泻,尤其是五更时刻(凌晨3-5时)拉稀便。经常出现拉肚子,最严重的是,是什么拉什么,食物性状清晰可见。
阳虚体质与肾之元阳相对不足有关。中年后,阳虚体质较早会出现性欲减退、性冷淡或者腰腿疼痛、下肢经常肿胀。这些现象原本是在老年时期才出现的肾阳衰退之象。而女性多见白带偏多、清稀透明,疲劳或者遇冷时白带增多。
阳虚体质的人,常见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这是肾阳虚通常拖累影响到脾阳,造成脾肾双阳虚导致的。
从舌象上看,阳虚体质的人,常常是舌体胖大娇嫩,脉象沉细,有的人脉象沉细到好像都要摸不到了。
在阳虚体质中,还要特别注意一种典型的阳虚体质:上热下寒。这是由于下焦阳气虚弱,虚阳上浮,形成了肚脐以下阳虚阴盛,而物管则出现牙痛、口臭、面部发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等热的“假象”。所以,你感觉自己有热了上火了,不要简单吃点清热排毒的中药。
阳气不足,会出现情绪消沉,出现抑郁倾向,这也是阳虚和气虚的典型倾向。

二、阳虚体质是怎么造成的
1、阳虚体质,主要源自父母,是先天禀赋带来的。
2、阳虚体质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长期用抗生素、激素、利尿剂以及清热解毒的中药;总以为喝凉茶可以防止上火防止感冒;喜欢吃冰镇食物;纵欲过度、手淫过度,都会导致或是加重阳虚体质。
3、有些人,因为从事的动作而造成阳虚,比如双手长期在冷水里工作、比如在冷冻仓库工作,到了中年以后,比较容易出现阳虚体质。
4、进入老年后,阳气逐渐衰退,出现腰腿疼痛、畏寒怕冷,这是人类衰老的正常现象,不能算是病。
三、阳虚体质容易出现哪些健康问题
1、阳虚体质的人,在更年期,较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都是补肾阳的居多。而在中医经络法中,常常是辨证调理脾经、肾经、肝经为主,结合灸法,整脊通络法,来全面提升肾阳。
2、阳虚体质容易导致慢性结肠炎。
3、阳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痹症,引发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所以,当身体出现颈肩腰背酸痛、骨关节疼痛的时候,要首先考虑调整体质,为他补阳、补气。在经络调理上,可以通过辨证,祈祷立竿见影的效果。
4、阳虚体质的人,如果是脉象沉细,就比较容易肥胖且出现早秃。
5、阳虚体质的人,尤其在下肢踝关节上下出现水肿。
6、阳虚体质的女性,常见痛经、月经延后、闭经等问题。阳虚体质的人出现月经不调的话,易造成宫寒,难以怀孕。
7、阳虚体质的人,会出现性功能低下、缺乏性欲。女性出现性冷淡,男性出现阳痿、早些、滑精等。
8、阳虚体质的人,可能容易出现低血压、耳鸣、色斑。
9、阳虚体质的人,长痤疮的话,一般比较严重,比较容易出现囊肿型痤疮。
10、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患上遇寒冷就发作的各种痛证,比如头痛、膝盖关节痛、慢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等。
11、阳虚体质的人,加上职业关系,常出现头后部疼痛、颈肩腰背酸痛痛。
这里特别提示大家:九型体质中,好几种体质都会有疼痛的现象,叫做痛证,但是,现象是不同的。阳虚、气虚、气郁、瘀血体质都容易患痛证。但是,气郁体质的疼痛以胀痛为主(和情绪相关);瘀血体质的疼痛以固定不动的刺痛为主要特征(主要是遭遇寒冷、七情不和)。
提示大家:一个人的身体,会出现多个体质夹杂的现象,在一生中,体质也会出现不同时期个变化。阳虚体质,常常会出现阳虚与瘀血体质夹杂、阳虚与痰湿体质夹杂。
四、阳虚体质的养生原则:勿伤阳气!
饮食
1、饮食上,少吃生冷、冰镇食物。
2、控制食用盐的摄入。
3、尽量不用炒、炸等烹调方式。而选择蒸、炖等方式。
4、阳虚应多食温热食物。
神志
1、多练习腹式呼吸。
2、尽量选择太极拳、五禽戏、气功能养生古法。
起居
1、三阳开泰:喜升阳;动生阳;善生阳。
2、多晒太阳。
3、采用灸法。
4、远离空调。
五、阳虚体质的经络调理:
1、对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的调理。针灸、艾灸都可以;
2、疏通肾经与膀胱经;
3、采用整脊通络法;
4、以指针针疗法针对脊柱调理;
5、深度推腹,消除气结;
6、脐部调理;
7、灸法:督脉百会、命门;夏季三伏天可做天灸,连做三年,对慢性病好处更多。神阙穴宜于隔姜灸。
8、五更泻,在神阙铺满食盐,然后隔姜灸,数次可除。
9、三伏天和三九天,灸关元、中脘。
10、大寒者,通体要穴深灸。《黄帝内经》云:“大病宜灸”。
大连圣益经络养生,以三代家传中医经络法,整脊通络、踩跷术、深度推腹整脐、指针疗法等,为大家解决亚健康问题,提升脏腑气血水平,平衡体内阴阳,重塑旺盛精力!正宗古法,传承至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