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文阅读促教学,以读带思培思维

(2020-11-17 12:56:24)

群文阅读促教学,以读带思培思维

 

禄劝民族中学 赵卿帆

 

2020年11月11日,与师父、小伙伴一起对四川省“第2届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优质课观摩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分享,满满的成就感充斥灵魂。这次有幸跟着师父、市工作室、盘龙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一同前往四川成都观摩这场饕餮盛宴,见到了很多专家和语文界的“大咖”,是作为语文人的幸福。

记得“群文阅读”这个词,还是在2016年参加昆明市骨干教师培训时候听到一位老师说起过,但是也只是浮于表面的理解。大脑里建构的概念只是觉得是对教材内文本之外进行拓展延伸的多篇对比性阅读,让学生在读懂教材上文本之后,以一篇文本带动一类文本的阅读和积累。那时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仅仅是停留在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又一次近距离接触“群文阅读”才发现其中需要搞懂的东西很多,但是最有体会的是对于阅读及阅读教学本质的学习。一边研究“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一边研读于泽远、王雁玲、石潇著的《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于泽远老师前言中谈到:“群文阅读通过结构化、探究性的阅读过程,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开始就从浅表性阅读中走出来,逐步挖掘自己的认知深度,形成高阶思维能力。”

周三我以:群文阅读促教学,以读带思做研究”作为此次交流的主题。交流结束后,重新整理了课件,阅读了理论,首先要清楚阅读的本质,与课标一对应,新课标里面谈及四个目标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提升与创造。这两个目标正是语文阅读学习的核心。语言是文本符号聚合的客观表现,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又说明了语言的本质是思维。“把人为什么阅读最终聚焦在人的思维能力上,对于阅读来说有着坚实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通过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文本,自然会引发人的思维,进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离开这一核心的阅读目的反而关注致知、欣赏等目的,一方面是由于知识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人们忘了学习知识的直接目的在于帮助人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把阅读局限在语文学科内,以至于忽略了其他学科也需要阅读,需要通过阅读养成富有学科特征的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文本对话中实现,而教师与学生正是作为阅读“读者”存在,通过语言的学习,文本的阅读,然后达到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所以,阅读的教学实质应该是思维的教学,学生的阅读不仅仅是知识和欣赏层面的学习,更多的应该是思维层面的学习,也就是群文阅读谈及的高阶思维。这是对于群文阅读的一点思考。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查的作文写作:首先是应用文体的写作,书信体的相关知识应用;其次就是对于写作内容的考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通过语言的输出予以表现的。从2018年以来的作文写作已经从简单的低阶思维(知道、领会、应用)上升到高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的考查。但是从高考应试的学生试卷看来,大部分的高考学生并未具备高中生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就是以往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是缺乏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基于群文阅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教学实践是:一方面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一方面是通过阅读提高高中生作文写作水平。这次去成都听了余党绪老师的关于《阅读改进,终会聚焦批判性思维》的讲座,提出:走向有结构的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走向批判性的思考。回来也买了余老师的书来看,对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仍需教师潜心教研、群策群力才能应对新教材、老高考。思辨读写整本书阅读

基于“思辨读写”整本书深度阅读:“一个前沿的阅读理念、一个有效的教学路径、一个阅读学习的框架”。余老师提出中学生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对思辨读写教学实践做研究。这些都是基于群文阅读之下的阅读,而更直接的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性及价值意义。群文阅读怎么做?群文阅读如何怎么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群文阅读如何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除此之外,对于群文阅读结合统编教材的教学研究,有关其一些实践的困难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思考。今年,我是带高三,所以近期我能想到和操作性大的教学就是在紧张的高三复习备考中,每周抽一个小时时间来做基于群文阅读教学背景下的阅读和写作课。之前构想的高三阅读写作课已经开始教学实践。以下为一些教学构想:

1.选文

选文要基于学情,贴合阅读的“议题”。针对理科网络直播班的学生来说,阅读缺乏兴趣、耐心,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文学积淀,畏惧写作,书写习惯差等问题。但是理科学生又比文科学生优越的一点条件。其实,理科学生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强于文科班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在有意识地弥补理科生语文弱项方面的同时发挥理科生的强项,训练理科生的思辨读写,培养理科生的思维。因此,阅读选文的选择和文本的组合要有所取舍,选择针对性、清晰性的专题性文本进行阅读思维训练。时间控制为一小时,半小时阅读文本,二十分钟写作,十分钟分享。课后有感受的再进行相应的反复写作修改,与老师、同学们分享交流。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按人文主题还是语文知识性主题组元都应落实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上。

2.议题

议题:“是指人们在阅读时进行深入探讨的线索或讨论的话题,这些线索或者话题能够贯穿这组文本,从而把文本组织起来。”

议题的设置,议题要与文本关联,根据文本特征,从而引导学科各版块、层次的教学。比如古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明晰古文的文体特征,针对古文教学的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运用和建构等方面。从而引导教师的教学实践,理清教学层次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文言文的教学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师一字、一句、一段、一篇从头至尾的翻译,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教师费力地教,学生吃力地学。跟着成都七中网络直播班杨燕老师的教法,虽然基于学情,自己的学生是难以跟上成七中的教学,但是杨老师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却能给学生带来高阶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思维训练是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杨老师对于文言的教学,通过重复关键字词、文本前后关联、从易解难、联系所学关联教材知识、结合生活经验等思维方式,将文言教学更高效。基于学情,适当借鉴和实践,才能再不断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教学方式。

3.任务、问题、情境

群文阅读助力课内教学,但是群文教学要达到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进阶式思考。群文阅读强调学生前置学习、预习单的落实,而其中比较难的一个教学过程是教学任务、问题、情境的设置。任务设置、创设情境,其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问题角度。但是这些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心血,甚至要求教师专业学科素养和学科素养。周老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维维师姐推荐了很多好的读本教辅,一个语文教师要多读、善思。可以借助教材、教辅上好的教学路径。

一群人,一起行走;一群人,一起阅读。这样的群文阅读,更多地是群策群力,一种群思集益,阅读和思维在工作、教学、生活、娱乐经验中不断建构。陈忠实老师说过:“一个不读书、不交友、不看戏、不旅游的语文教师,是不务正业。”深表赞同,工作即生活,生活即教学。在阅读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以读促思,以思促学,以学促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