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一直说,煤炭供大于求总体趋势不变,市场炒作空间十分有限,价格没有持续上涨空间。好像都说一两个月了,开了七八次会,但还是继续涨。可把相信政策的空头害死了,爆了无数次仓。
包括一些新财富分析师也认为,供大于求,市场需求萎靡,不会出现涨价现象,姜博士名言“通胀很短,通缩很长”,任博士甚至一直念念不忘货币宽松拯救价格和需求萎靡。这里有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商品提价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需求驱动,一是成本驱动。需求驱动就是很多人想买,供不应求,然后价格就被炒作起来了,这里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没问题。成本驱动就是我的成本涨了,价格自然要涨。对成本驱动来说,就算我供大于求,你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老子宁愿产能过程也可以不卖。
这就类似你家开个了小商店,店里的东西可以因为市场火热,而涨价。也可以因为你家房租涨价或者上游进货涨价而涨价,至于你买不买那是你的事情,老子不涨价就会亏本,而且这条街附近就我家一个店,或者说所有店都要涨价,你不买也不行,大不了少买点。官方和新财富分析师,只关注了需求驱动,忽略了成本驱动。
比如煤炭,一方面确实有发改委想涨价保国企,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成本驱动,导致企业亏损,不得不提价。你的房价高涨,运输成本高涨,工人生活成本上涨,当然还有贪官贪腐成本也在上涨,现在动辄贪污上亿,最后就只能煤炭涨价。
从这个角度看,煤炭即使筑顶,下行空间也不会太大,想回到从前是不可能了。但这个价格会继续传递给其他商品。
现在交易所一天到晚发文提高保证金和交易费用之类的,就类似控制房价靠打压中介,控制大宗靠交易所一样,舍本逐末了。
当然了这种模式是有问题的。需求驱动会带动社会总财富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本驱动会压抑需求,最后涨价和需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甚至带来供应短缺,这是垄断和计划的常见现象。而且上游不断涨价,除了逐渐传递外,也会因需求受到影响给下游企业带来压力。但不管如何,不能忽略成本需求对价格的牵引性作用。
只要煤炭系价格打不下来,成本驱动的涨价就会广泛蔓延,但煤炭本身也是成本驱动的涨价,并不是投机和供需关系,也很难打下来,所以价格大概率会广泛蔓延。这个过程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这也是最近各类大宗疯涨的重要逻辑,因为都慢慢想明白了,不是短期投机带来的涨价,而是房地产经济带来的成本蔓延。这个趋势开始后,就很难停下来,也很难控制住的,也会带来更多的大宗狂潮。股市现在上涨大概率和这个逻辑有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