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冯小刚导演又拍大片了,很美的名字《芳华》。上次我给老炮儿评语是“ 大院文化最后的葬歌,小刚演给自己看的电影 ”,因为老炮儿传递了过多的说教和狂傲。 这部芳华看起来比老炮儿舒服很多,更像是冯小刚给自己人生做的总结。

       芳华已逝,岁月如歌,不论光辉还是没落,一代人就这么过去了,冯导也老了。相比以往,少了些铜臭和喧哗,多了份人生蹉跎的体会。 看起来也懒得去争去吵了,也放下了以往高高在上的身段,用心拍了一部讲述爷爷过去的故事。

       电影讲述一个部队文工团,既然是芳华嘛,当然有很多朝气,很多帅哥美女。所以一上来就是很多大长白腿,愣是在屏幕上跳腾了七八分钟。美丽妖娆的姑娘们热气腾腾,笑容洋溢,像一个个可口的包子放在眼前,看的人直流口水。 不过一开始出场演员有点多, 漂亮女孩子长相也都类似, 看的眼花缭乱的。

       芳华过后,就是各奔东西。中间也描述了下残酷的越战,最后还通过海口联防队扣押了黄轩的疑似三轮车,表达了下对新社会的怨气,和对集体主义的怀念和荣耀。集体主义多好,穿军

标签:

杂谈

         刚刚看到访善先生发的最新消息,为了避免国庆加班,现在各部门正在加班加点,深更半夜陆续发布房地产新政,后续很可能会被称之为923新政。新政的核心就是冻结投机性住房的交易。

       刚刚石家庄,重庆,南昌已经发布了,石家庄是两套三套房五年以内不允许交易,重庆南昌年限会宽松一些,后续陆续其他城市应该都会发布。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今晚散步时正巧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房价停止上涨的两个要素:一是前面提到的居民现金流枯竭,杠杆超高,没人接盘了。

        二是投机性买房受到抑制,现在很多房子都是投机买家,不少都是假离婚来买。如果投机性买房无法抑制,建多少房子可能都不够。现在很多买房者并不是为了出租或住宿,基本就是放在那里等着涨价的,和商人囤货不卖等涨价类似。

      前段时间我们想找个办公室,就发现深圳很多房子都是空置很多年了,有人租就租,没人租就在那放着。所以一线城市供不应求也是虚假的,大部分都在那空置着等着涨价呢。

        要想遏制供不

标签:

杂谈

        最近地产界有个现象特别突出,那就是关于租赁的,比如以租代售,租售同权,租房落户,共有产权等,这些政策一股脑推出,节奏紧凑,落实有力,明显有些异常,像是有大政策要出。

      刚才看了一些外部消息,说可能租房政策匹配的是房产税推出,是给房产税铺路做预案,这一联系还真可能。真正从以前吃增量转型为吃存量,增量已经没法吃了,一是需求没那么大了,到处都是商品房;二是实体真受不了了,再玩下去企业都完蛋了,工人也没事做了。

       现在国家财政赤字逐步增加,卖房卖地明显跟不上了。我们也很少提减员增效,支出是刚性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换个方式筹款,而且非常迫切。

       你不是很多人多套房么,这么多年享受了房地产增值收益,也没怎么缴纳增值收益税,也该为国家做贡献了,至于70年非永久产权之类的,这些都不是事,你要当真就是你有事。房产税重点也是多套房群体,他们有钱不闹事,也没啥ZZ影响力,还能承受房价下跌,多好的收税载体。

        房产税即使带来房价下跌,现在也在提前做预案。比如大量人群买

标签:

杂谈

综合结论:

    1、缩量、拉尾盘、资金和指数持续背离,这些都是盘面特征上的弱势迹象,同时反弹数日大单不跟,这也是典型的弱反弹特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了。而且宏观环境,供需关系,也都决定只会是一个小反弹,千万不要贪婪。

    2、个人认为,这波春节行情可能到头了,很难上去了,但也不至于弱到哪里去,可能会在3000点到3300之间弱势震荡一段时间.最近一段时间沪市的波动率大幅度下降,创多年新低。媒体称之为安静的可怕。

    3、大宗继续走弱,也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尤其是工业相关类,感觉春节后的那股劲没了。资本市场对某种预期好像消失了,比如对基建,有网友说分析师们担心,可能一些经济改善的特征二季度被证伪。

    4、另外有个消息,是今天合肥土地拍卖,价格拦腰斩,不知道是控制了拍卖价格,还是怎么回事,不过对合肥购房心态产生不小影响。另外不少地方土地拍卖价格高,从不同渠道获得消息表明,也和引导也有关系,后面会有不少资金退还给企业。

标签:

杂谈

​       房价一直是热门话题,观点也莫衷一是。即使是相同城市的现价,大家都能提供不同的结果,确实很复杂,同时心态影响也很大,高位买了就怕看别人说跌。这里提供几个视角,供大家参考分析:

       视角一:政策和决心。一二线现在主要针对16个热点城市,最近又出政策​“限制房企融资来源”,导致16城市的房企融资会有更多困难。目前看16城的房价管控,确实已经抬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房价挤压实体经济的恶果出现了,房地产刺激到了边际效应边界了。再刺激带来不太好的效果,反而给经济、物价、汇率带来很大负面影响,16年这一波就是如此。

      实体经济是管理层最大的关注点,牵涉到就业和稳定,管理层的核心两个指标,就是物价和就业率,凡是影响着两个指标的,都会被强力管制,这是改革后多次活动总结的宝贵经验。管理层好像也确实下了决心,针对16城反复下文件,甚至直接表态,同比不能涨,否则不再约谈直接问责领导。

        为了限制16城房价泡沫,不惜牺牲以前房地产这个救命丸。试图通过基建来弥补房地产的空间,2

标签:

杂谈

        抽点时间看电影,提前看了文青瓣,全部是严厉的批评,搞得我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最后就找个时间近点的乘风破浪。看了后,倒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有笑料不俗套,有内容不肤浅。尤其是内心渴望自由的人,更应该去看一看。

      断断续续看过@韩寒  一些作品,包括杂志独唱团,电影后会无期。其实韩寒骨子里一直散发着一股味道,这个味道非常浓烈,稍微有点感觉的都能捕捉到。那就是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深入骨髓的,韩寒很多作品里的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地倾诉这个主题。

      表现形式目前看也比较直接,那就是汽车,公路,自由的音乐,还有那个生他养他的松江@亭林镇工作室  。自由的反面就是束缚,要自由就要打破束缚。这次主要视角就是反对束缚,然后是理解束缚,释放束缚。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中, 父与子其实是一对天敌,父亲就是儿子最大的束缚,中国的儿子几千年来也都在试图挣脱这种束缚 ,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也经常这个为主题 。这种束缚当然未必是坏东西,但对于渴望自由的人来说,肯定要挣脱掉出去看一看的。

标签:

杂谈

        玩了几年微博类自媒体,发现通过评论观测到的网民情绪,和价格关系很大,或者说股民的评论和反应出来的态度,某种情况下可能会反映了一个价格趋势。

          自媒体观测主要是普通群众行为,代表一个广泛的群体,特征是人数众多,相对平凡,对投资有兴趣,而且能在自媒体能发声。他们这些舆论也能代表很多不上自媒体的观点,比如大爷大妈,会因为群体特征是差不多的。

          对应的另一个群体就是特殊人群,比如资金规模大,消息灵通,资源丰富,有的还有特权,人数很少,影响力大,一致性强,甚至能决定大部分价格走势。是相对于自媒体群众的对手盘,彼此即合作也斗争,是通过舆情反射观测的重要目标。

         这里把自媒体情绪分为三类:大部分看多、大部分看空、多空分歧均衡。对应价格现状分为三类:明显上升,明显下降,震荡。这样可以形成以下几个趋势类型:

           1.1,大部分看多,在上升走势中。一般会强化趋势,因为大家都会纷纷买入,彼此影响,进入索

标签:

杂谈

一、近日,外汇管理部门对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进行完善,是否涉及个人年度购汇额度调整?

  答:不涉及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没有变化。境内个人凭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真实性购汇需求申报后,直接在银行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之内的购汇;便利化额度之外的经常项目购汇,凭有交易金额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办理,不存在任何障碍。

     点评:额度不变,但需要说明是合规的用途,尤其是便利化额度之外的,具体什么用途算合规,看下面解释。

二、本次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有何背景?

  答:过去,我国国际收支个人购汇中存在一些漏洞,致使部分违规、欺诈、洗钱等行为时有发生,包括利用经常项目从事资本项目交易(比如海外购房和投资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下钱庄等违法行为这扰乱了正常交易秩序,也对广大遵守个人购汇规定的居民形

标签:

杂谈

         看了网友江东瀚宸数据: 2016年目前为止,a股发行新股245家,共募得资金约1600亿,全年减持大致2900亿,印花税为1199亿,合计5700亿”。同时现在融资总额将近0.9万亿,年融资利息估算700亿。现在年成交额按150万亿评估,佣金估算接近1000亿。

        这里还漏掉一组数据,打新抽取资金规模很大,刚才随机找几个新股,基本开板价是发行价的3到7倍,取个中间值,就是5倍IPO发行获取资金,也是8000亿了,去除企业IPO的1600亿,打新资金抽取掉6400亿。我们知道很多打新都是外部杠杆资金在做固定收益,是不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开板就撤退。但散户一般不会离去,这里按散户占比1/3算,则外部固定收益带走4200亿。  

        另外我查了下分红情况,过去十年大概总分红五万亿,每年五千亿,银行占比一半左右,但银行大部分股权都是财政部、地方财政厅、和中央汇金等,流通股权很少。剩下一半非银行分红,一半左右也是非流通大股东获得,真正

标签:

杂谈

         看了网友江东瀚宸数据: 2016年目前为止,a股发行新股245家,共募得资金约1600亿,全年减持大致2900亿,印花税为1199亿,合计5700亿”。同时现在融资总额将近0.9万亿,年融资利息估算700亿。现在年成交额按150万亿评估,佣金估算接近1000亿。

        这里还漏掉一组数据,打新抽取资金规模很大,刚才随机找几个新股,基本开板价是发行价的3到7倍,取个中间值,就是5倍IPO发行获取资金,也是8000亿了,去除企业IPO的1600亿,打新资金抽取掉6400亿。我们知道很多打新都是外部杠杆资金在做固定收益,是不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开板就撤退。但散户一般不会离去,这里按散户占比1/3算,则外部带走4200亿。  

        另外我查了下分红情况,过去十年大概总分红五万亿,每年五千亿,银行占比一半左右,但银行大部分股权都是财政部、地方财政厅、和中央汇金等,流通股权很少。剩下一半非银行分红,一半左右也是非流通大股东获得,真正流入二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