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2——
唐御汤遗址、禹王殿、碑林

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御汤遗址的发现是我国隋唐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为研究我国沐浴史、封建等级制度和唐代宫廷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海棠汤”,俗称“贵妃池”,始建于公元747年,汤池的平面造型颇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因此而得名,专供杨贵妃沐浴[1]。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杨贵妃在这花朵一样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个春秋。




“莲华汤”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占地400㎡,是一个可浴可泳的两用汤池,充分显示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皇权威严。池底一对约30cm的进水口曾装有双莲花喷头同时向外喷水,并蒂石莲花象征着玄宗、贵妃的爱情。






“星辰汤”修建于公元644年,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初步推测是工匠模拟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的。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汤后面还有温泉古源。

宫殿遗址

“尚食汤”建于唐代,为供应御膳的官员沐浴处,其他内官也可入浴。汤池一石梁隔成东西两池,结构严密。

尚食汤

游客用温泉洗脸、洗手







华清池现存的历史名碑共7通,诗石16块,石刻7处,石雕4对,1949年以后又先后刊刻石碑、碣诗石共计69多方,其中著名的有《北魏温泉颂碑》、《温泉铭碑》等。由于时间匆忙,随拍了两张。

更多照片见相册 《唐御汤遗址、禹王殿、碑林》
(共35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