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兵马俑博物馆3
——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



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中,有一个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展厅。展厅中央,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玻璃罩展台,里面陈列着举世罕见的秦代青铜器珍品“一号、二号大型彩绘铜车马”。
1980年冬,秦俑考古队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这是继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之后,我国秦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收获。这两乘铜车马是在一个大型陪葬坑的一个过洞内发现的。西向,一前一后排列。前边的一乘编为一号,后边的一乘编为二号。其中二号铜车马已于1983年秋修复后展出。一号铜车马于1988年4月底修复结束,同年5月1日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与二号铜车马一起展出。
铜车马艺术形象逼真,结构精巧。每乘四匹雄健的铜马并驾而立,眼睛虎视,耳朵耸起,鬃毛、系缨细密如麻,似迎风飘动。各种饰件细致精巧。其大小相当于真人、真车、真马的1/2。形体通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铜马的体长在110-114.8厘米之间,高90—93.2厘米。由于埋藏的年代久受到严重破坏,显得支离破碎,给修复带来很大困难,仅修复好的二号铜车零件就有3462件,共重1241公斤。其中金质器物737件,重3033克,银质翠物983件,重4342克,其他全是青铜制品。


一号铜车马出土时破损锈蚀严重,残片多达3000余片,经过8年才完成修复。修复后总重1061公斤,配有一千多件金银饰。车马通体饰有彩绘,精美无比。造型精妙绝伦、工艺高超复杂,
2010年6月1日,“一号铜车马”亮相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这是它出土30年以来第一次“驶出”陕西。
一号车“立车”的车厢中,立有一柄伞形车盖。伞的顶部是圆形,车厢是横长方形,这与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有关;每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当时以三十天为一个月,车轮滚动象征日月轮转,所谓“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一部车子,将秦人的宇宙观都涵盖其中。

铜车马因放在玻璃展柜内,反光很厉害,照片质量很糟糕,又舍不得扔了,凑合用吧。



二号车“安车”的车厢分前后两室,狭小的前室供御手乘坐,宽大的后室为主人乘坐。安车车体一共有三个车窗,由于车窗“开之则凉,闭之则温”,所以该车也叫辒辌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于河北沙丘后,就是用这种车运回咸阳的。






夔纹大瓦当

蛋形陶瓿 出土于陵西建筑遗址

石质铠甲

石质甲胄

跽坐俑 宫廷苑囿珍禽异兽的饲养者,出土于秦始皇陵西珍禽异兽坑


陶壶 陶盆 高足陶碗

铜三连环

跽坐俑 宫廷厩苑的养马人 出土于秦始皇陵东上蕉村马厩坑

银蟾蜍

陶瓮

卷云纹瓦当
更多照片见相册 《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 (共40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