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

标签:
旅游 |
分类: 摄影爱好 |
出差南京,跟着陪伴的摄友,在夕阳黄昏之际,直奔秦淮河。在我的心目中,秦淮河素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描述,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南京文化的摇篮。
站在“天下文枢”的牌楼下,夫子庙和贡院就近在咫尺。想着历代文人在秦淮河畔留下的无数墨迹: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孔尚任的《桃花扇》,文天祥怒题明德堂、朱元璋作联秦淮河上……。而今,尽管政府多次整修,希望打造南京文化的一张品牌名片,看着那似乎带点“绿窗朱户”的秦淮河边,我想起的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对那种历史变迁的感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看着夕阳西下,我们直奔白鹭洲公园拍摄那令许多人赞叹的秦淮河夜景。白鹭洲公园内的秦淮河水亦聚亦分,迂回曲折,形成形状大小各异的九个陆岛,河边的建筑和垂柳、棕榈、水杉等植被,在夜幕下或隐或是、似断若续。灯光勾画出的轮廓,尤其那三曲、七曲的平桥、单孔、七孔的拱桥、水边的亭阁和桥上的廊亭,倒映于那一汪鳞波,让我们流连忘返。
夜晚的秦淮河,两岸的古建筑及彩色灯光融为一体,大红灯笼高挂,照壁上两条红色巨龙格外醒目。浆声灯影、画舫龙舟,让我联想起一个个传奇故事:多少年,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轻歌曼舞、丝竹飘渺,多少才子佳人悲欢泪。怎能忘,秦淮八艳,如风骨峥峻的柳如是、侠肝义胆的李香君、惊艳风尘董小宛、风流女侠寇白门,她们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的民族气节,让许多达官王侯相形见绌。只可惜,她们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一腔爱恨,最终归于一声叹息。
一水秦淮,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那一段段醉生梦死、胭脂花粉与文人政客的纠缠,那一个个辛酸和无奈,似乎变得遥远。我看到的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繁杂,曾经的十里秦淮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游人的嚣闹。千古悠悠梦幻,让历史继续沉淀;万年缠绵故事,由时光慢慢溶解。我满足地带着秦淮河的光影,转身而去。